南通港吕四港区、启海港区、通海港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

发布时间:2009-02-09 00:00浏览次数:
 

1. 项目由来

1)吕四港区

吕四港区位于长江口北岸的江苏省南通市境内,西起海门东灶港,东至启东市位于长江口的连兴港;规划岸线总长92km

根据《南通港总体规划》,对吕四港区的定位:以原材料、煤炭、石油、液体化工等散货运输为主和集装箱运输的综合性港区,主要为临港工业开发服务。根据吕四港区的性质,以及各作业区的自然条件,吕四港区划分为吕四作业区和东灶港作业区。本次评价范围为东灶港至新港闸,包括东灶港作业区和吕四作业区;规划岸线总长27.3km

吕四作业区位于启东大洋港至新港闸海岸线上,以建设通用散杂货泊位、集装箱、油品泊位为主,主要服务于启东及周边地区的临港产业。

东灶港作业区位于海门东灶港至启东大洋港海岸线上,以建设通用散杂货泊位为主,主要服务于海门及周边地区的临港产业。

预计2015年吞吐量为800t左右;预计2020年吞吐量水平为1800t左右,其中集装箱吞吐量为5TEU;预计2030年吞吐量水平为3500t左右,其中集装箱吞吐量为30TEU

2)启海港区

南通港启海港区地处长江出海口崇明北汊,北岸地属南通市的海门、启东两市,岸线起于海门市海门港闸,止于启东市连兴港下游,规划岸线长约86公里。

启海港区主要以服务北支沿岸各类工业园区(加工基地)、发展临港工业为主导,兼有为地方城镇建设、企业生产、人民生活提供原材料、能源等输送服务,具有运输、中转、仓储、物流等多功能的区域性沿江工业港。启海港区按其性质和功能自上而下划分为四个作业区:

三厂作业区:为海门市城镇建设、企业生产等提供原材料及产成品进出服务。

灯杆作业区:为灵甸工业集中区、启东精细化工园区生产原料及产成品的进出口服务。

惠丰作业区:为启东市城镇建设、生产生活物资进出服务;为启东经济开发区生产原料及产成品的进出口服务,发展综合物流。

连兴作业区:为启东市船舶工业园、临江重工业区建设物资及生产原材料、产成品进出服务;利用江海交界的天然优势发展江海联运。

根据启海港区在南通港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和腹地经济发展形势分析,预测2020年、2030年启海港区货物吞吐量分别达到2250万吨、3260万吨,进口吞吐量分别为2140万吨、3105万吨,出口吞吐量分别为110万吨、155万吨。

3)通海港区

南通港通海港区地处长江下游徐六泾河段北岸,西起通海汽渡东至海门港闸,自然岸线长约19km

通海港区是以集装箱运输为主,兼有煤炭、散杂货运输功能,体现现代港口物流业和临港产业发展要求的大型综合性深水港区。根据地方产业布局、城镇发展以及岸线资源条件等情况,并考虑与苏通大桥、下游规划沪通铁路通道保护区的协调关系,规划通海港区以苏通大桥和海太汽渡为界,由上游至下游划分为西部作业区、中部作业区和东部预留发展作业区:

西部作业区:为中小泊位发展区,根据岸线条件,适时建设开发建设,适当发展临港工业;

中部作业区:作为通海港区主体,是大型深水码头区,以集装箱运输为主,兼顾煤炭、杂货运输,主要满足腹地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活物资运输需求,同时服务于船舶工业等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东部作业区:为预留发展区,需将根据河势条件和经济发展需求适时开发,近期可安排作为生态景观功能区。

根据各港区的功能划分、结合腹地经济发展趋势和沿江产业带发展方向,预测通海港区吞吐量分别为1700 万吨、3300 万吨、6000万吨。

 

为从环保角度对三港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保证三港区良好的环境质量和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有关规划环评和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内容及相关文件要求,南通市港务局、启东市发改委、海门市交通局决定委托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对三港区总体规划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 环评委托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委托单位:南通市港务局

联 系 人:杨鸣慧

联系电话:0513-83559362

    真:0513-83559372

联系地址:南通市青年西路38号(226006

E-mailghjsc3559362@163.com

3. 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评价单位: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联 系 人:朱增银

联系电话:025-86555752

    真:025-86619260

联系地址:南京市凤凰西街241号(210036

E-mailhkyhpys@163.com

4.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

4.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办理委托手续签订技术咨询合同开展前期工作(落实评价人员、调研、资料收集等)开展评价工作(环境质量回顾性分析、规划方案合理性分析和调整建议、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等)编制报告书专家评审(召开环评报告技术评审会)报告书报批(根据评审意见、报告书修改补充后,由委托单位上报环保主管部门)

4.2 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内容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本次规划环评的主要内容确定为:

1)针对规划要点和相关管理文件要求,通过对区域开发强度、土地利用、功能布局、产业定位等进行分析,分析区域规划实施后的污染源强、环境影响;规划与上层规划的符合性等。

2)通过对区内现状调查,环境质量回顾性监测,分析区域环境质量变化趋势,查找出区域环境问题,并针对规划实施提出环境保护措施。

3)对区域污水处理厂、热电厂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运转情况调查,在规划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污染防治措施的方案。

4)结合区域环境问题、规划实施可能的环境影响,综合分析规划目标、产业规模、结构、布局的合理性,针对性提出优化调整建议、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和影响减缓措施。

5. 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公众提出意见应与环境保护相关。主要涉及对区域开发对当地经济是否有促进作用、港口及作业区建设对周围环境质量的影响情况、港区布局、产业定位及开发规模是否合理、有无环境违法行为、对区域开发环保方面的意见或建议、对当地环境质量看法、对区域开发持赞同或反对的意见(如反对请简要说明理由)等,提出意见的公众请留姓名、详细的联系方式。

6. 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以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区域环评委托单位或环评单位联系人提出相关意见。

本次为南通港三港区规划环评的第一次公众参与,在此期间还将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南通港三港区规划环评进行公众意见征求。在报告书编制完成,报送审批前,建设单位还将举行第二次公众参与,进一步征求公众意见。在此期间公众仍可以通过网站提交、向指定地址发送电子邮件、电话、传真、写信或者面谈等方式发表自己的意见。

[]:请公众在发表意见的同时尽量提供详尽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及时向您反馈相关信息。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