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用行政指导取代一罚了之
编者按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环保局通过行政指导,加入柔性执法手段,积极预防违法行为的发生。这一做法值得赞赏。
环境监管与服务经济是不是总是矛盾的呢?从过去的严厉处罚,转变为柔性执法;从过去的一罚了之,转变为指导服务企业。柔性执法激发了企业自觉守法的意愿,刚性执法则是对企业违法行为的惩治,吴中区正在探索两者之间的平衡点。
吴中区环保局的尝试,从一个侧面体现了环保部门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执法理念的转变。对一些轻微的违法行为,执法者不妨尝试用刚柔并济的做法,让企业感受到环境监管方式变化,激发其主动治污的积极性。
轻微、初犯、好心办错事……都是基层环保部门在环境执法过程中遇到的普遍现象,对于这种行为究竟是应严厉处罚呢?还是应该另辟蹊径呢?在当前金融危机下,作为基层环保部门如何才能真正寻找到环境监管与服务经济之间的平衡点呢?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环保局充分利用行政指导工作,走出了一条独具地方特色的环境执法之路。
据了解,苏州市吴中区环保局自2008年10月底开始,在全区环保系统开展了行政指导工作的试点活动,通过行政指导,加入柔性执法手段,积极预防违法行为的发生,尝试由事后被动管理向事前主动管理转变。通过开展行政指导工作试点活动,环境违法案件与环境问题投诉数量均明显下降。
日常监管中为企业出主意、指方向、促治污,引导企业守法
针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基层环保部门如何让环境执法实现服务与监管并重呢?吴中区环保局利用行政指导服务发展建议制度,在日常监管中为企业出主意、指方向、促治污,引导企业合法、守法生产经营,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自身行为。
近日,华新金猫水泥(苏州)有限公司隆重举行了纯低温热电站工程竣工典礼。据了解,自从吴中区环保局推行行政指导工作机制以来,吴中区环保局多次深入这家企业,为企业建言献策。
企业在听取环保部门的指导后,积极筹措资金3000多万元,通过7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完成了纯低温余热电站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项目每年可利用余热发电8000多万千瓦时,解决了公司水泥生产1/3的用电量,每年还能节约标准煤3.56万吨,减少粉尘(烟尘)排放量500多吨、二氧化硫1200吨。
吴中区人民医院综合大楼改造工程是吴中区政府2008年度的实事工程,工程期为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这个工地位于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并且施工时间跨度长,加班加点多,噪声扰民时间长。针对这些特点,吴中区环保局执法人员三下工地进行行政指导,对施工方进行执法事项的提示。
在工程尚未开工前,环境执法人员一下工地,与建设方、承建方一起共同分析研究建设中的噪声污染、扬尘污染问题的防治措施。
2008年底工地开始施工后,环境执法人员二下工地,检查工地噪声污染、扬尘污染问题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进行指导。
今年3月,工程进入土建施工阶段,这个阶段是施工过程中噪声污染、扬尘污染防治的最关键时期,环境执法人员对施工中的每道工序进行分析指导。
通过三下工地进行执法事项的提示,吴中区环保局的执法人员受到了承建单位的欢迎。同时,这个工地也最大限度地控制了噪声污染,得到了工地周边居民的理解,工地施工半年以来,实现了违法施工零投诉。
为好心办错事的“马大哈”们提个醒
近日,吴中区环境监察大队五中队接到群众投诉,某服饰加工公司在公司内私自安装了一套开水锅炉,利用废纸板等边角料做燃料,提供热水给员工使用。执法人员到达企业说明来意后,企业的负责人一时无法理解,认为安装锅炉是为了变废为宝,怎么会有人投诉呢?
执法人员解释说,企业不论增设何种用途的锅炉,首先要向区环保部门报送审批资料,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而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企业所在区域内使用的锅炉只允许将柴油或天然气作为燃料,并需要安装有效的尾气收集处理设施,确保废气达标排放。
听到这里,企业负责人恍然大悟,感慨地说,没想到好心办了错事,而且都已经触犯法律了。执法人员鉴于企业的违法行为还未造成严重后果,给予企业口头警示,并做了相应笔录。企业负责人也当场表示,锅炉立即停用,等手续齐全后再启用。
书面警示督促违法行为及时改正
近日,吴中区环境监察大队二中队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一家纸品厂出现了擅自延伸生产工艺的现象。这家纸品厂于2001年建厂,主要生产5层瓦楞纸,建厂时各项审批手续齐全。但在未经环保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工厂擅自增添了3台进口印刷机,进行纸板印刷,违反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环境执法人员在查实工厂违法行为后立即发出了环境监察警示书,对未经环保部门批准擅自增添3台进口印刷机的行为提出警示,责令工厂停止违法行为,印刷线必须经批准后方可生产。在执法人员的指导下,工厂次日就将延伸印刷工艺的项目报至行政审批中心。
事后,企业负责人感动地说,在目前金融风暴的影响下,当地政府职能部门人性化的执法方法,让企业感到很温暖。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我们全家终于能睡上安稳觉了!”居民陈女士打来电话,向吴中区环境监察大队的执法人员表示感谢。今年2月,吴中区环保局接到居民陈女士的投诉,反映她家楼下的足疗店的一个大功率空调的外机正对着她家窗户,影响了全家人的正常生活。
接到投诉后,环境执法人员立即赶赴现场与足疗店进行协商,但店主对执法人员协调达成的整改方案口头敷衍,不愿配合。执法人员在继续对其进行宣传教育的同时,开具了行政警示书,要求其进行限期整改。
收到这张行政警示书后,店主在认识上有了明显的转变,整改内容已经全面落实,噪声扰民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店老板由衷地说:“整改好了,不怕周围居民投诉了,我心中的石头也落了地,现在做生意更定心了。”
吴中区环保局局长章敏表示,为老百姓解决问题,处罚企业确实是一个强有力的“武器”。但是,有时候简单粗暴的处理手段会挫伤一部分环境意识较强的企业家的感情,反而会将矛盾激化。
章敏说,对于有一定环境觉悟的企业家要以批评为主、指导为主,以口头警告的形式处理这类轻微违法行为,使其变被动为主动,激发企业家自觉守法,加强企业内部环保制度的管理,不断改进污染治理设施,主动化解此类环境矛盾。
(来源:中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