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让沿海3市千万人喝上长江水
基础先行,沿海开发首发工程
2007年5月10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决策实施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将其列为支持苏北沿海开发的重点项目。省委书记梁保华要求,把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建设成质量优良、安全文明、廉政示范、人民满意工程。当年12月9日,梁保华亲自主持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省长罗志军亲临现场指导,有力地推动工程建设。
为保证工程建设有力有序推进,省政府成立了以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为组长、省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负责同志为副组长的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省水利厅厅长吕振霖说,通榆河北延工程是省委省政府实施振兴苏北、加快沿海开发的第一个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设速度之快、质量之好,充分体现了江苏实施沿海开发的坚定信心和决心。该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12.24亿元,占总投资14.53亿元的84%。主体工程已全面建成,比原定计划提前半年,实现向连云港送水的计划。
据介绍,通榆河北延工程送水工程起点为滨海,终点为赣榆最北边的柘汪开发区,全长190公里,蜿蜒穿越滨海、响水、灌南、灌云、海州、赣榆。工程今年全部建成后,将从泰州引江河引入100立方米每秒流量的江水,送往江苏沿海南通、盐城、连云港3市,经过4级泵站,到达连云港水量为30立方米每秒。该项工程可以为1000万沿线人民提供长江水作为水源。
该工程的建设还为苏北沿海再辟一条航运战略通道。省水利厅副厅长陆永泉对记者说:“江水跨流域抵达沿海,为沿海地区提供淡水资源。同时,航道有了水,可以实现江海互运。”
依靠科技,国内一流水利施工水平
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科技含量很高,代表了国内水利工程尖端水平。
现场工程师告诉记者,灌河地涵是国内管径最大的长距离地下水立交工程,地下4根顶管顶进采用了GPS定位,450米长度仅有2厘米的偏差,远远小于误差值理论允许值20厘米。
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建设管理局常务副局长方桂林对记者说,施工在灌河河底作业,顶管离灌河河心最近只有5米,这是在保证安全情况下综合考虑节省投资、抢工期的缘故。灌河地下地质复杂,如果不当心穿透灌河河心,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事故和机器损毁。最紧要的15天,来自上海的专家和管理人员都跑到地下作业现场,和一线工人呆在一起,没人敢走没人愿走,终于平安穿越浅土超薄覆盖层。
在灌河北泵站,记者看到,巨大的抽水机居然被浸在池子里,池子里还养了鱼和水藻。这里的工程师自豪地说,他们的潜水泵为国内最大,一反常规的站立式,改为仰卧式,并从英国引进Botton公司的齿轮箱加以改进,使得装置效率达到78%,比国内泵站平均装置效率的50%到60%高出一大截,还减少了维护费用。
高校专家是工程创新的保障。目前,通榆河北延送水工地上集中了扬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河海大学、江苏大学4所高校的30多位一流水利专家。
民生工程,边建设边造福沿线农民
作为配套工程,响水陈家港等一批沿海开发区如今已经或即将受益于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清清江水将直供这些开发区作为清洁水源使用。为防止沿线工业废水污染,截污导流工程也正在建设,沿线7县还建起了水质监控点。
在响水2.2公里人工河道边的一个拆迁小区,家家户户都在装修。村民郑桂芝家过去是瓦房,拆迁后补偿款8万元,自己又掏了4万元建起了2层的联排别墅,她对补偿表示满意。据了解,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的移民安置涉及苏北6县48个村,占地近1万亩,移民工程总投资超过4亿元。
当地一位村支书告诉记者,为保证公正公平,移民安置专门设立了移民监理,在全国招标产生。连一个粪坑、一个猪圈、一棵树都要经过移民监理逐一核实。
水利工程投资巨大也让沿线农民得益。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非主体工程使用的石子、沙子都包给了沿线农民,并尽量使用当地劳务。在灌河地涵工地,记者甚至看到一些农民开来了挖掘机,等待工地随时调遣。正在做木工的张桂生告诉记者,他是涟水缺口村人,在工地干了2年了,每天120元,比到大城市打工合算得多。仅这一处工地,最多时候农民工1天就有200人在干活。(潘 杰 曹海明 盛家宝 黄林霞 王慧梅 陆 剑 周静文)
来源:新华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