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发展】涟水机场,承载腾飞的梦想启航

发布时间:2010-08-09 00:00浏览次数:
  承载着苏北腾飞梦想的淮安涟水机场,即将迎来银燕振翅的繁忙景象———8月3日,机场空管工程和试飞前准备工作通过了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的验收检查,并正式确定于8月10日“试飞”。

  这意味着,作为国家“十一五”重点建设的国内支线机场之一、位于涟水县陈师镇境内的涟水机场,即将正式通航。

  构筑江苏“7+2”机场格局

  民航机场,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有效集聚各类高端资源要素的重要载体,对于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城市品位、推动区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长期以来,江苏的民航业发展与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不协调。

  2008年5月,由省政府常务会议批准的《江苏省民航“十一五”至2020年发展规划》指出,江苏亟需加快民航机场建设,并提出了“7+2”的民用机场布局:除了已运营的南京禄口、无锡硕放、常州奔牛、南通兴东、徐州观音、连云港白塔埠和盐城南洋机场外,规划提出,加快建设淮安涟水机场和苏中江都机场。同年5月22日,拉开了涟水机场建设大幕。

  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游庆仲告诉记者,为响应省政府提出的“把淮安建成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就必须加快大通道建设,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打造区域性交通枢纽。考虑淮安正在迅速崛起为辐射周边2000万人口的苏北腹地重要中心城市,涟水机场作为新增机场被规划在全省“7+2”的大格局之中。

  总理故乡迎来重大利好

  在淮安市委书记刘永忠看来,涟水机场建成将对淮安乃至周边地区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一是能够明显降低商务成本和物流成本;二是充分发挥空港要素集聚效应,同步打造空港产业园,使之成为淮安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三是进一步完善淮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使淮安拥有公、铁、水、空、管全部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四是为淮安以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新的、更加快速便捷的出行方式。

  在淮安,记者发现,人们对涟水机场的通航寄予了厚望。淮安市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局长张谨在接受采访时兴奋地说,机场建成后,一定会促进淮安旅游业发展。“就以我们周恩来纪念地为例,2009年接待已达180万人次,其中30%以上是外地游客。而许多外地人游览时不经意会流露出对淮安不通航的遗憾。”张谨预测,机场通航后,纪念地每年接待游客量会增加20%左右。

  不唯如此,机场通航后,年运输4800吨的货运能力也使淮安在地球村中的位置“重新校准”。涟水机场地面服务部部长朱玉雅告诉记者,目前淮安鸿海集团的富士康、明基集团的达方电子已经投产。他们的购销均在世界各地,没有空运前,货运时间通常要一周左右,而涟水机场通航后,最远的货运也可在48小时搞定。这样的时空改变,对加快构筑“南有昆山、北有淮安”的台资集聚新高地,无疑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释放机场“1∶8”效应

  相关研究证实,如果能充分利用好机场资源,那么,一个机场的建设投入与产出之比可达1∶8。办好一个机场,就像打开了一扇大门,它所带来的人流、资金和信息,将对这个地区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作用。

  记者从省交通运输厅航空处了解到,目前淮安机场已初步确定开辟6条航线:分别是涟水至北京,涟水至上海浦东机场,涟水经停宁波至厦门、经停温州至厦门,涟水至西安、经停武汉至重庆。这些,即包括了公务航线,也有通往沿海地区、联通中西部地区的商务航线,兼顾了旅游需求。

  事实上,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及沿海开发战略的纵深推进,江苏对航空业的需求日趋迫切。苏北4个机场,近两年的旅客吞吐量每年都以3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连云港机场今年上半年增幅超过了70%。据此可以推断,涟水机场的启航,必将给苏北振兴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和力量!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