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纵深推进 全面提升饮用水源环境监管水平

发布时间:2012-01-19 00:00浏览次数:

多措并举  纵深推进 全面提升饮用水源环境监管水平

●  徐寿凯 (盐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监察支队)

  盐城是全省地域范围最大的地级市,由于地处里下河腹地,河网密布,沟河相通,历史形成依河而居、沿河办企,加之境内主要供水河道兼有行洪、航道功能,境内水质受多方面影响,饮用水源保护形势相当严峻。针对特殊的水域状况,2009年,盐城市开展了建设盐城清水走廊三年行动,全面落实“河长制”,扎实推进水污染防治综合整治工程,并在饮用水源环境监管工作上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尝试。
在强化保护区范围内环境监管的同时,
更加注重周边区域重点污染源的防范
  盐城市境内河流众多,水网密布,河渠纵横,互联互通,大小河道2万多条,蟒蛇河、新洋港、通榆河、射阳河等干流河道既是饮用水源地,也是主要汇水河流,因此,任何一条河流发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必将直接或间接影响饮用水源水质安全。针对市域河流分布的实际情况,盐城市多措并举,全力加强饮用水源地重点水域的保护。
  一是扩大饮用水源保护区陆域范围。在《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确定的保护区划分标准的基础上,扩大保护区陆域范围,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陆域范围为河流两岸各1000米,扩大了10倍。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陆域范围为河流两岸各2000米,扩大了20倍,通过保护区范围的扩展,使饮用水源保护的各项法律监管措施在较大区域范围内得到落实,有效降低了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风险。
  二是拓展重点污染源的防范区域。虽然盐城市大幅度扩大了保护区范围,但由于密集的河网分布,水质污染风险还不能完全规避。如果在保护区2000米陆域范围外发生突发性水质污染事件,根据盐城市河流平均流速0.2米/秒测算,也就是3小时左右就能进入水源地河流。因此,在扩大保护区范围的基础上,盐城市进一步拓展重点污染源的防范区域。2011年3月,盐城市水源监察支队牵头东台市、大丰市、建湖县、盐都区、亭湖区环保局,利用一个月时间,对盐城市市区蟒蛇河、通榆河饮用水源地上游3条供水及8条主要汇水河流两侧各两公里范围内的化工、印染、电镀、造纸、医药、炼油、重金属等污染源进行了摸排,建立了保护区及上游重点区域污染源动态数据库和企业档案,绘制污染源分布图,为有的放矢地开展日常环境监管、应对突发事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延伸饮用水源水质预警触角。在大范围拓展对重点污染源监控区域的同时,盐城市通过区域调研、科学论证,出台了《盐城市市区饮用水源地水质污染预警应急工作制度》,在盐城市市区通榆河、蟒蛇河饮用水源地及其上游重点区域,确定了9个预警监测断面和17个应急监测断面,对监测项目、频次以及重点污染源的巡查都提出了量化要求。
在对环境违法行为严查重处的同时,
更加注重新建项目源头准入的控制
  近年来,盐城市刚性执法,铁腕治污,严厉打击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各类环境违法行为。2009年以来,市本级对保护区内环境违法行为共实施行政处罚38件,处罚款总额311.3万元。关闭搬迁全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52家化工企业,整治到位保护区内各类非化工污染源(点)189个以及14家化工经营单位,并对盐城市区通榆河沿线砂石等建材类项目开展清理整顿。在整治力度持续加大的同时,提高审批层次,严格审查程序,细化项目类型,全面加强项目的源头控制,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区内建设项目准入制度,从源头遏制保护区内新的污染源产生。
  一是提高审批层次。盐城市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明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权限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通榆河保护区项目准入管理的通知》,要求盐城市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全市通榆河一级保护区内的所有新改扩建项目,必须报市级环保部门审批,未经市级以上环保部门审批,发改、经贸、外经等部门不得办理核准、审批手续,国土部门不得办理征地手续,规划建设部门不得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工商行政主管部门不得登记注册发放营业执照。
  二是严格审查程序。根据《盐城市实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预审制度的规定》,《盐城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管理规范》,盐城市对拟进入上述保护区的项目,无论规模大小,一律实行“五级审查”,即由所在地环保部门提出初审意见,市水源监察支队进行现场勘察,市局环评处综合审查,市局局长专项会审确定,通过严密的高层次的审查、审批程序,全方位考量,多层面把关,进一步强化了保护区建设项目控制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三是细化项目类型。为积极响应省政府建设通榆河清水走廊的决策部署,在严格执行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通榆河水污染防治决定》的基础上,盐城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通榆河保护区项目准入管理的通知》,细化、列举了八大类禁止性项目类型,包括有生产废水和工业固废产生的项目,混凝土搅拌、沥青加工、砂石装卸等建材类生产、加工、经营项目等,进一步控制轻污染项目向通榆河沿线集聚。2009年以来,市本级共劝退和否决拟进入保护区的项目53个。
在加强工业污染源环境监管的同时,
更加注重生活、农业面源和船舶污染的综合防治
  据统计,2010年,盐城市工业、生活、农业COD排放总量为170013吨,排放量比例约为工业16.16%、生活为46.64%、农业37.20%。氨氮排放总量为20639吨,排放量比例约为工业11.74%、生活为51.68%、农业36.58%。
  从这两组数据对比分析,随着盐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化工企业彻底关闭搬迁、非化工污染源综合整治、建设项目严格控制等一系列组合式综合整治措施的落实,保护区内的工业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由于主要供水河道沿线区域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滞后、传统的农业种植结构以及化肥农药的施用,饮用水源地水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加之通榆河、蟒蛇河等主要供水河道的航道功能,危化品运载船舶随时对饮用水源安全构成严重威胁。2009年以来,盐城市在扎实推进清水走廊建设过程中,重点加强生活、农业、船舶等重点污染源的治理,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以沿河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为重点,扎实开展生活污染防治。盐城市以创建生态市、农村连片整治示范区为契机,大力推进沿河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蟒蛇河、通榆河、射阳河等主要供水河道沿线重点集镇建设17座生活污水处理厂筹建工作已全面启动。大丰市在全市率先实施镇级生活污水连片集中处理,投资4000万元建设日处理能力2万吨的联丰污水处理厂,投资8000万元配套建设37公里主管网及4个泵站,主要辐射通榆河沿线的刘庄、白驹、草堰、西团四个镇。盐都区作为农村连片整治首批示范区,已开工建设3座镇级污水处理厂,并在仰徐村启建全市首座村级污水处理厂。
  二是以农业结构调整和化肥农药减量化工程为重点,扎实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盐城市在积极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基础上,一方面进一步加大保护区范围内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要求通榆河及主要供水河道在河堤两侧外延500米范围内建设生态隔离带或者绿化带,对敏感区域逐步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另一方面大力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化工程,据统计,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盐城市氮肥使用量平均每年减少8%,2010年全市农药使用(商品量)14765.82吨,比2009年的15432.39吨少666.57吨,减少4.3%,化肥、农药减量化成效显著。
  三是以危化品船舶监管为重点,扎实开展船舶污染防治。在全市主要入口航道东台泰东河、响水通榆河等船闸设立5个管控点,对危险货物运输船舶进入盐城市内河水域,实行报港制和检查准入制。对本籍301艘危化品船舶全部安装了GPS设备。并在通榆河沿线设立了市区、东台、阜宁3个应急救援储备库,配备了冲锋舟、围油栏、吸油机和消油剂等设备设施,全面防范突发性船舶污染事件的发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