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 建设生态大丰

发布时间:2012-05-02 00:00浏览次数:

坚持科学发展  建设生态大丰

●  夏恒林 (大丰市环保局局长)

  近年来,大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切实加大生态环保投入,推进节能减排,加强环境综合整治,生态建设工作一直走在前列。但是,全市的环境形势仍很严峻,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压力,因此,我们必须从建设“幸福大丰”的战略高度出发,继续高度重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以“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为目标,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先进、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 以“生态立市”为立足点,合理划分生态功能区。一直以来,大丰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以正确政绩观为统揽,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做到“四个决不”:决不把放低环保门槛作为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决不在接受产业转移中接受污染转移,决不让开发区和产业园区成为新的污染源,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坚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同时,实行差别化的区域开发和环境管理政策,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区定位清晰和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城乡建设和国土开发格局,全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明确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合理划分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根据辖区内不同地域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制定经济政策,确定发展模式,提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具体任务。明确西部通榆河沿线和大丰市区建成以饮用水源保护、建设适宜人居为主要内容的生活居住区。
  2.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切入点,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一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大力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积极开展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完善废旧物资回用网络,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积极发展低碳经济。二是强势推进节能减排。高度重视招商选资工作,坚决不招重污染、难治理的项目,加强项目审核管理,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三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培育风电、节能环保、海洋生物等新兴产业,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节能环保技术,大规模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着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3. 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落脚点,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一是加强以饮用水源保护为重点的水污染防治。把饮用水源保护作为水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实行最严格的饮用水源地保护制度,加快区域集中供水和备用水源建设。二是积极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蓝天工程”,有效治理城市大气污染,全面推行机动车环保标志分类管理,加强建筑工地、道路运输、裸地、堆场扬尘防治管理,加大服务业烟气治理力度,加强对无组织排放的废气及恶臭气体的治理。三是强化重金属、辐射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全面排查和整治环境隐患,有效遏制重金属污染危害。强化放射源安全管理,实现放射源实时在线监控,全市废弃放射源安全处置率达100%。加快推进危险废物焚烧及填埋处置设施建设,医疗废弃物安全处置覆盖所有镇。四是大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坚持“市主导、镇主抓”的镇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机制,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其配套管网建设,积极推行“组巡回保洁,村定点收集,镇集中清运,市统一处理”农村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置模式,加快镇垃圾压缩中转站和村垃圾收集池建设,城镇污水处理率达8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生活垃圾收集与转运体系实现城乡全覆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五是重抓园区环境整治工作。全市上下都要形成共识,利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化工企业法人代表的环境意识的教育;要对园区内的企业继续做好以废气治理为重点的环境整治,对臭味难闻、治理无望的项目,不管效益多好也要依法予以关闭,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4. 以建设最适宜投资创业、工作生活的生态宜居区为出发点,不断优化人居环境。一是大力推进“绿色大丰”建设。突出抓好沿海、沿河生态防护林和村镇绿化建设,积极推进园林城市、绿色家园、绿色单位、绿色道路等建设活动。大力实施林业重点工程,抓好次生天然林、重要生态公益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努力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强化森林经营措施,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在产业集中区周围设立生态隔离带,建设生态防护林带,形成生态屏障。二是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加强生态空间管制,加强沿海滩涂湿地保护,保护和建设好盐城珍禽和大丰麋鹿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努力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沿海生态湿地圈。制订全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加快实施滩涂植被恢复和湿地修复工程。三是改善市区人居环境。市区工业企业要实现退城进郊,全部搬迁到开发区或工业园区;对市区河流进行疏浚整治,并进行经常性的开闸换水,及时清除生活污染;加快污水收集管网建设,确保所有生活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对市区饮食服务业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形成餐饮一条街、娱乐一条街,不在居民小区内开设餐饮、娱乐场所,确保对居民生活不产生影响。四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实施好农村“3+1+2”工程,即农村垃圾集中处理、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沟河疏浚整治及长效管理、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公共绿地建设和农村卫生改厕工作,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5. 以建立“各部门齐抓共管、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机制为着力点,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因此,地方各级政府要明确自己肩上的担子和责任,切实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坚决不再引进污染严重的项目,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按照法律赋予政府的职能,对那些环境污染危害大、扰民严重、选址不合理的污染企业,坚决责令关闭或搬迁。在具体工作中,要统一协调好多部门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农工办、发改委、经信委、农委、财政、统计、水利、公安、住建、国土、工商、卫生、科技等政府各职能部门以及三区十园十二镇参与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党委领导重视、人大政协监督、政府负责实施、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共同珍惜这片美丽富饶、蓝天碧水的土地,把大丰建设成为更加宜居、宜商、宜游的绿色生态城市,为实现我市“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生态大丰”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