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目前已建17个湿地修复工程
无锡市目前已建成17个湿地修复工程,修复湿地面积达到1520公顷,再加上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自然湿地保护率已达25%以上,较去年增长约一倍。贡湖湾、尚贤河等9个工程已初具规模。
据了解,无锡市目前已初步形成环太湖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的新格局。在太湖湖滨两侧已建成环太湖湿地和十八湾湖滨等7个湿地,重点保护湿地动植物种类,维持生态平衡;入湖河流两侧已建成长广溪、宜兴大浦港等5个湿地,起到拦截入湖污染物,净化入湖水质的作用;梁鸿、管社山等5个人工湿地公园则成为市民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渤公岛、蠡湖之光等景点还成为城市新地标。湿地建设有效改善了水环境,已建成湿地内的水质已由原来的劣Ⅴ类上升为Ⅲ类水质。
无锡市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保护湿地?在无锡市蠡湖景区,岸边植物形成香蒲、芦苇等一个个植物群落,不再像原先那样杂乱。蠡湖景区工作人员介绍,这样形成的近水植物群落更接近自然,更能发挥自我修复功能。此外,景区还对入湖河道封堵的土坝进行水泥固化处理,有效杜绝了污水渗漏现象,并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收缴丝网4.3万多米。同时,不少湿地公园还对易产生污染、大量破坏植被的游乐项目坚决说"不"。
据专家介绍,占地3000多亩的梁鸿湿地,仅保洁、设施养护等维护费一年就要70万元~80万元,仅靠自有资金,要实现有效的长效管理有难度。无锡市农委人士表示,今年无锡市将探索建立湿地长效管理机制,建立湿地生态补偿基金,并聘请科研专家建立市湿地技术支撑专家库。
至2015年末,无锡市将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4个,其中省级两个;湿地公园9家,其中国家级3家。实施净化型人工湿地建设面积6.1平方公里。建立太湖湿地生态定位监测中心、鸟类环志和救护站、动物疫源疾病监测站以及水生动物定位监测点4个,湿地植物监测点5个,水文水质监测点10个,气象监测点两个,湿地生态旅游监测点5个。开展湿地资源调查和湿地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加强对湿地生态系统工程修复及管理的技术指导和保障。(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