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不是时髦衣服上的装饰宝石
◆贺震
近日,接连从报上读到两则发人深省的国外与环保有关的消息。一则是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以下简称环境部)因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杯,被批不环保;另一则是靠环保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连拿奥斯卡奖和诺贝尔和平奖的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被指家庭用电过多,生活不低碳。
据英国《卫报》报道,英国环境部大臣迈克尔·戈夫要求社会应对日益严重的塑料污染,但英国环境部过去5年里却购买了250万个一次性塑料杯子,相当于每天使用近1400个。此消息一经披露,很多英国民众对这一做法提出批评。英国自由民主党环境事务发言人蒂姆·法隆批评道:“原本应该负责保护环境的部门竟然制造了这么多‘垃圾’,政府丢弃的塑料杯,其中一些将污染我们的海洋、河流和乡村。”
2000年总统大选败给小布什后,戈尔政坛失意“绿坛”补,成功蹭上全球变暖的热点,靠一部环保纪录片连拿奥斯卡奖和诺贝尔和平奖,名利双收。但不久前,美国智库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发布调查报告公布的戈尔家十年来用电情况,却让人吃惊不小。在2007年2月,《难以忽视的真相》获奥斯卡奖的当月,戈尔家的用电量是美国家庭平均水平的20倍。此后,虽然积极倡导绿色能源的戈尔花6万美元安装了33块太阳能电池板,但它们发电量通常只占其家庭每月电能消耗的5.7%。而在2016年9月,理论上打光棍、不吃肉、过着极简生活的戈尔用了30993度电,相当于34个普通美国家庭的用电总和。作为前副总统,戈尔的住宅占地近1000平方米,外加一个恒温游泳池,家里还生活着安保和服务人员。虽然戈尔家里的电耗并非他一人产生,但也是偏多的。如此,哪还有低碳、环保可言。有人揶揄说“做人不能太‘戈尔’”。其“环保先锋”的形象眼见着就要坍塌。
其实,类似英国环境部和美国戈尔在环保问题上说一套做一套的情况,在我国也不鲜见。有的政府机关贴着相关的生态文明建设标语,但实际行动却是另一码事。有的办公室、会议室温度与季节严重背离,夏天空调开得很低,冬季温度设定又太高。凡此种种,不仅浪费大量的财政资金,也造成了资源、能源的消耗。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口头上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在其治下却不见绿色发展,依然盛行“黑色增长”,仍然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以破坏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被中办、国办通报的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有的环保社会组织人员在公众场合呼吁民众绿色出行,少开或者不开大排量、高耗油的越野车,但自己却用这种车作为代步工具,因为马力大、派头足、舒适度高。
“绿色”绝非时髦衣服上一颗闪亮的装饰宝石,而是一种需要身体力行的健康生活方式。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各级政府应以英国环境部和美国戈尔为镜鉴,按照党的十九大要求,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责任,带头践行环保理念,身体力行,以上率下,为全社会做出榜样,以实际行动推动全社会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