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蓝天碧水净土展现泗洪生态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0-09-29 10:58浏览次数:

1.jpg

2.jpg

四季轮替,暑退秋凉。秋分时节,泗洪大地天蓝气净、水清地绿,秋色鎏金、群鸟蹁跹,鱼肥蟹美、果蔬飘香,城乡美丽、环境整洁……一幅碧水蓝天净土的生态画卷正向我们迤逦而来。

“这些年,泗洪的天空越来越蓝,空气越来越清新,生态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呼吸着清新舒爽的空气,感觉生活在泗洪很幸福。”在环卫一线工作的许杨说起泗洪的变化,喜上眉梢。

在泗洪,一年四季,你都能看到湛蓝蓝的天、白如雪的云,清凌凌的水、绿荫荫的树。行走在泗洪的大街小巷,碧空如洗,绿意盎然,风清气爽,市民在绿荫下闲谈,或在广场上翩翩起舞,好一派安居乐业的宜居环境。

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整洁的人居环境,实实在在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感。近年来,泗洪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绿色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突出环境问题治理成果丰硕,生态保护修复效果显著,环境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泗洪县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全力以赴、砥砺前行,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增强广大市民“蓝天幸福感”!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头顶的蓝天更多了

“蓝天就是幸福。”泗洪人对这句话,感受尤为深刻。

连日来,每逢天气晴朗,泗洪的天空就一碧如洗,整个城市呈现一派清新动人的气象。“来来来,跟我一起跑起来!”9月24日早晨,正在泗洪城东体育生态公园晨练的杨先生沐浴着清新的空气,感慨地说:“如今环境好生活好,心情就好,这就是我们现在追求的幸福!”

幸福感的背后,是泗洪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结果。截止2020年8月30日,泗洪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98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1.5%,同比增加8.8个百分点;PM2.5年均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4%。泗洪交出了一份幸福的“蓝天答卷”。

生态环境改善,不仅体现在监测数据的变化上,更体现在看得见的碧水、呼吸得到的清新空气中。为让蓝天白云永驻泗洪,该县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建设。目前,已完成大气污染防治工程141个。常态化开展扬尘治理,对全县21家商砼企业扬尘污染规范化集中整治成果进行回头看;加强城区在建建筑工地扬尘管控督查检查力度;加强渣土车运行管理;强力推进港口码头堆场扬尘防治。全面推进涉VOC企业无组织排放治理,加强精准治气能力建设。

有行动就有改变。如今,市民渐渐发现,曾经扬尘漫天的天气离我们越来越远,蓝天白云逐渐成了主角。

深入实施碧水保卫战——身边的河湖更清了

水韵泗洪以水为名。都说一座城市有了水就有了灵气,泗洪县水域辽阔,河网密布。绿水绕城郭,清风拂面来,这是生活在泗洪的每一个人的切身感受。治水,是环境攻坚一项重要工作。环境美不美,关键要看水。

“我家就住在古汴河畔,每天早晚我都会来河畔散步。呼吸着新鲜空气,看着美丽的景色,自然而然心情就舒畅了。”正在古汴河风光带散步的杨女士感触颇深。原来印象中水质浑浊、垃圾遍地的情景不复存在,如今映入眼帘的是水流通畅、水体清澈,两岸供市民休闲的绿道景观赏心悦目。不少市民漫步绿道,惬意地享受清风拂面、水清岸净的美丽景致。

为稳步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泗洪县编制印发了《泗洪县国省考断面达标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泗洪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大工程实施方案》、《泗洪县2020年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持续推进城区污水处理能力提升、城南污水处理厂尾水廊道建设、城北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站及管网建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退渔还湿等9个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建设。同时,对重点涉水企业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对“散乱污”企业整治开展回头看,大力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

走进泗洪县城北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公园,空气清新、水声潺潺,一群水鸟正在觅食。“以前,这里是一片荒芜,后来政府投资将它建成了湿地公园,四周都种上了花草树木,不仅风景好,空气还湿润,是周围居民休闲、健身的好地方,能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感到非常的幸福,你看,连鸟儿都飞来了”。正在该湿地公园散步的周女士骄傲地说。

 2018年,泗洪县投资4000多万元打造了城北污水处理厂尾水提质工程,建成占地280多亩的尾水湿地公园,对泗洪城北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进行深度净化,兼顾生态环境修复与改善,同时具备一定的景观效果与休闲功能。尾水经再次净化提质,达到地表准Ⅳ类水后,排入城北污水处理厂东侧拦岗河,作为河道的生态补水。2020年3月该尾水湿地荣获江苏省“2019年度十佳生态环境保护改革创新案例。”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周围的大地更绿了

打好净土保卫战,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近年来,泗洪县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扎实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持续强化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农用地分类管理,加强危废规范化管理,有序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有效防范土壤环境安全风险。5月28日至6月1日,还委托第三方对城区开展了为期5天的走航监测,重点对开发区、机械零部件产业园、主城区进行全覆盖监测。

一抔土,关系着家家户户的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为土壤环境质量持续保持稳定,今年,泗洪县印发了《泗洪县2020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开展农用地分类管理、加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严格固体废物环境监管。目前,已完成布点方案编制、评审,完成6个地块布点和样品采集。完成涉重企业重金属排放量全口径核算。根据省生态环境厅统一部署,按照“到2020年,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13年下降10%”考核目标,已完成全口径清单企业2013年重金属基础排放量核定,为完成“十三五”目标考核夯实基础。

“对重点行业化工、电镀、有机金属冶炼等一些行业及周边一些土壤加强监管,防止这些企业对土壤和地下水产生影响。”宿迁市泗洪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昌金表示,为切实保障人们“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今年将严格按照土壤法要求,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切实保障土壤环境质量安全。

此外,泗洪全面推行国省考断面“四个一”工作方法,严格落实一个牵头部门、一个专班、一套机制、一个方案“四个一”整治措施,层层压实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责任。全力推进城区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设,实施城区雨污分流暨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新建、城南污水处理厂搬迁扩容等9个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全面建成后城区增加10万吨/天污水处理量,进一步提升城乡污水处理能力,减少内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打好大气污染防治组合拳,巩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成果。深入实施治水方略,持续推进入河、入湖排污口监测、溯源工作。持续发力土壤污染防治,以“查、防、治、管、保”为一体,聚焦土壤和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两大重点。

蓝天激发城市活力,碧水赋予城市灵气,净土孕育城市生机。如今,清水绿岸、鱼翔浅底,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这些美好而灵动的景象在泗洪大地已十分常见。未来,泗洪将继续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让泗洪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韩伟  钟巧)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