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短板弱项创新“技术小组团”!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精准开展援疆业务帮扶

发布时间:2022-06-16 15:10浏览次数:

6月9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选派的4名专业人才抵达新疆伊犁,新一期“组团式”技术柔性援疆正式开启,这是省厅连续第三年派出短期业务帮扶团队,他们将重点围绕环境检测、数据分析、综合执法、能力培训等进行指导帮扶。

为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十四五”对口援疆工作会议精神,省厅着力提高政治站位,扛实对口支援责任,将生态环境领域“伊犁所需”和“江苏所能”结合起来,在安排常驻援疆干部的同时,针对伊犁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短板弱项”,创新“技术小组团”援疆,精准开展业务帮扶。

yj.jpg

深入对接需求。经过双方沟通,梳理出今年急切帮扶事项,即两名监测分析专家,具备高级工程师职称,其中1人侧重于有机物分析,1人侧重于大气环境监测数据研究分析;两名综合执法专家,具备丰富的一线环境监察执法经验。

遴选帮扶专家。严格选派程序,组织在全省系统内进行遴选,要求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一流、工作作风扎实,确保代表江苏水平、确保高质量完成帮扶任务。

“1+N式”传帮带。技术专家到位后,伊犁方面给每位专家配备1—2个徒弟或1个跟学小组,人员除了州本级,还包括县市分局业务骨干。技术专家通过调研了解情况后,拿出具体的帮扶清单,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毫无保留传授技能,特别是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力争用较短时间带出能够独当一面的徒弟。

“嵌入式”开展工作。不把自己当客人,不搞特殊化,技术专家全身心投入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双随机”执法和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等,与当地同志协作配合,及时提出指导意见和改进工作的合理化建议。

提高综合效益。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利用后方资源优势,力所能及帮助受援单位解决“急难愁盼”事项,例如通过邮寄方式对伊犁水样样品的部分数据进行分析等。加强结对共建,开展视频讲座、“线上线下”交流等,增进了解、提升工作、促进团结,共建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取得了良好效果。

伊犁州生态环境局高度重视,召开技术专家座谈会,研究安排具体业务帮扶事项,并为专家开展工作提供支持保障。新到位的4名专家人才表示,将倍加珍惜到边疆工作的机会,全力以赴做好业务指导,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帮扶成果。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