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首家AI识别生物多样性观测站点建成 未来将打造生物多样性科普基地
近日,海州区在月牙岛设立连云港市第一个具备AI识别功能的生物多样性观测站点。该站点的建设将有效支撑全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和成效评价,并为全省、全市生物多样性观测站点建设提供案例经验和数据支撑。
月牙岛观鸟驿站附近布设4处鸟类观测站点,从外观看同交通违法抓拍系统类似,主要由高清观测相机构成。通过搭建AI智能监控监测系统和大数据平台,实现鸟类活动实时视频展示、AI智能鸟类识别和抓拍,重点监测鸟类种群数量、密度、核心栖息地及季节变化等情况,进而反映全岛鸟类生物多样性变化情况。
为更好发挥观测站点的科普效应,海州生态环境局联合瀛洲集团以观鸟驿站原有构建布局为基础,打造生物多样性科普基地。其中室内设施包括鸟类标本展示室、生物多样性科普小馆及游憩区域等区域。生物多样性科普小馆内,小朋友可以通过放置多台观鸟相机和全息投影等设施,不打扰地查看鸟类生活场景。
生物多样性室外体验区分为基本设施与体验路线两部分。基本设施将在月牙岛湿地公园原有景观的基础上,搭配安装解说牌、标示牌、警示牌、界碑界桩及导游图,建设生物多样性科普廊道。体验路线以月牙岛湿地公园现有建设格局为基础,设置鸟类,昆虫,植物体验三条路线,开展动植物标本采集、生物多样性自然观察、生态摄影等多样的体验活动,将生物多样性体验与科普研学旅行相结合。
月牙岛生物多样性保护智慧服务平台模块架构图
目前,连云港生物多样性观测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观测基础与能力较为薄弱,尚未有系统性、全面性和长期性的生物多样性观测体系。2021年,海州区完成了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调查发现月牙岛生物多样性丰富,附近聚集了沿海鸟类129种,发现了被称为“鸟中大熊猫”的震旦鸦雀。此次海州区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站点将填补连云港生物多样性固定观测站点的空白,有助于准确掌握全区生物多样性“家底”,摸清区域内珍稀濒危物种、外来入侵物种、指示物种等种群数量及分布情况,推动重要物种种群周期性、持续性观测,分析预测其数量变化趋势,为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持续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切实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安全管理水平等提供有力支撑。
生物多样性体验基地的建设,以及海州区将开展的多层次、全方位、形式内容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也将进一步提高公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觉性和参与度,把月牙岛打造成生物资源促进高质量绿色发展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