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件案件落地!苏州太湖生态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示范基地成立一年成效显现

发布时间:2023-06-21 15:09浏览次数:

2022年5月25日,随着一份金额55901元的生态损坏赔偿协议签订,标志着全省首个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示范基地替代性修复实例在苏州太湖生态岛正式落地,为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困局提供了解决样本。如今一年多时间过去了,这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替代性修复模式推行程度如何?一起来了解下。

在金庭镇衙甪里村,可以看到郑泾江东侧绿化提升项目近1公里的沿河路段内,驳岸及路面已经修缮一新,绿化带内均栽植了乔木、灌木、色带等植物,令人心旷神怡。

这完全得益于苏州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上的有益探索。据金庭镇建设环保局工作人员张珺介绍,“该项目预算大概是42万元,企业生态损害赔偿的39.8万元在这边落地了,其余的资金则由村里面自掏。因为太湖生态岛没有什么企业,财政资金很薄弱,那么生态修复的资金对我们各个村做一些实质性的项目,是比较方便的。凡是修复的项目都有展牌,老百姓也都能够看得见、摸得着。”

西山岛是全国淡水湖泊中面积最大的岛,是太湖健康生态系统维护的关键节点和生态屏障,也是长三角核心区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支撑地。2020年,苏州市提出,把吴中区金庭镇所在的西山岛打造成太湖生态岛,2021年3月1日,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正式公布,作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支持苏州建设太湖生态岛”被纳入规划。2021年8月1日,苏州正式施行《苏州市太湖生态岛条例》,成为这座我国淡水湖泊中最大岛屿保护和发展的里程碑。

2022年5月初,苏州市生态环境局、市人民检察院和吴中区政府联合发布《苏州市太湖生态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示范基地建设方案》,开启了高标准打造全省首个集修复示范、法制警示、科普交流和监测监控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示范基地的序幕。当月,就有一家企业曾因污染空气环境和周边水环境被立案处罚,经过赔偿磋商,企业选择以绿植替代的方式在太湖生态岛上兑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

截至目前,该基地已建立替代性修复项目清单“双向”匹配,已落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25件,共涉及生态修复资金约200万元,打通了环境污染点到基地开展替代性修复的新路径。

苏州市吴中区生态环境局法宣科科长贺亮介绍,该基地是引导全市范围内,即苏州市10个板块都可以到太湖生态岛上来进行落地,开展生态环境异地集中修复。25个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落地有多种形式,有的是通过种树、有的是通过增殖放流,还有的是通过生态修复。虽然数量不是很多,但是它在太湖留白之处,将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生动地描绘在太湖生态岛上。

在太湖生态岛上创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示范基地,不仅是探索异地生态修复、集中生态修复制度上的创新,更是融入生态岛生态建设的具体生动实践。这为企业修复生态环境开拓了新渠道,让企业以生态修复的形式补偿生态环境损害,破解了“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困局。

 

接下来,苏州市吴中生态环境局将持续加大落地案件的数量,丰富修复的方式、提高修复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强对基地的宣传力度,擦亮基地的品牌,把基地打造成为展示长三角生态损害赔偿工作“看得见”“摸得着”的示范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