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 | 麦收尾声离田忙,汛期安全要注意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唐· 白居易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
夏至是一年中第10个节气,这一天太阳直射点抵达北回归线,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今年夏至节气与端午节相邻,由于置闰的缘故,每年端午节大致在6月初或中旬,出现在下旬极为少见。俗话说“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夏至后虽然气温还会升高,但白昼时间也逐步减少。
夏至时节,我国天气的关键词是高温、潮湿和多发雷雨。华北平原高温日晒,长江中下游和江淮地区则处于梅雨盛期,是全年降雨最多的时段。
全力做好汛期水环境监管
江苏省气象台近日官宣,江苏省淮河以南地区从6月17日开始入梅。预计今年6-8月江苏全省降雨量同比增加约49%—77%,其中苏南、苏北地区雨量较常年偏多两成左右。
梅雨季节的到来和强降雨的增加,对做好汛期水环境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由于江苏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呈现出“汛期全面下降、非汛期随雨波动”的特点,因此在入梅前一天,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召开全省汛期水环境监管与水质保障工作推进会。
会议提出要实现“三个确保、一个力争”,即确保全省国考断面汛期水质不出现大幅下滑,确保太湖安全度夏,确保水环境安全,力争2023年1—10月全省国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88%,太湖流域重点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95%为目标。
厅第四环境监察专员办公室南通环境监察室闻令而动,联合江苏省南通环境监测中心、南通市生态环境局、住建局、园林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组织召开三方联席暨汛期国考断面水质保障会商会,探索建立汛期国考断面水质“3+N”护航新模式。
在地方相关职能部门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的基础上,执法保障也不能松懈。
在暴雨极端天气预警期间,无锡市新吴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水专项执法行动,局分管领导带队现场执法检查,重点检查辖区企业雨污水排放情况。同时,开展常态化夜查,要求企业加强日常管理,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
秸秆离田工作有序开展
从芒种到夏至,当前,江苏各地夏收工作已接近尾声。夏收期间是秸秆禁烧的关键时期,农作物离田后,江苏各地的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也在有序开展。
镇江新区坚持全面防控与重点督查相结合和“以疏为主,以堵促疏,标本兼治”的原则,召开秸秆禁烧工作动员部署会,构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网格化全覆盖监管体系,明确各级机构主要负责同志为各网格责任人,将工作责任细化到乡镇、村组、田块、人头。
在强化组织领导,织密“责任网”的基础上,连云港东海县房山镇积极联系秸秆离田经纪人,组织各类离田机械200余辆,对镇内两条主要河流沿线近7万亩秸秆实施全量离田,农户平均每亩地节约成本100元左右。离田后的秸秆将会销往内蒙、青海、河南、安徽等地,用于畜牧养殖饲料。
在加强日常管理,做好综合利用保障的同时,常熟在秸秆禁烧工作中有一大亮点引人注意,不同于传统的人工操控无人机巡查,常熟生态环境局联合常熟电信合作,在辛庄镇试点启用了方舱式自动巡航污染及系统,这也是苏州首个启用的秸秆禁烧“自动巡航”项目。
这一方舱系统集无人机停机、充电、修整为一体,通过提前规划航线,可实现自动起飞、巡航、回航、充电,可实现自动辨识、抓取,将包含火点面积、位置等信息自动发送给巡查人员,便于快速反应、快速处置。
夏至已至。如今我们虽已不再将夏至作为节日来庆祝,但我们同样需要在这一天领会其中包含着的两极往复,四季运转和万物和谐的道理,理解夏至天文观测和农耕之外更丰富的含义,在天气炎热、暴雨频繁的盛夏时节做好各项工作,将“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在现代生活中不断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