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十佳!这个案例上榜了!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开展了生态环境系统2022年度“十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征集评选活动。经评选,“宜兴市不断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案例,被评为生态环境系统2022年度“十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获奖案例的具体做法吧!
案例背景
宜兴地处太湖西部、沪宁杭三角中心,地理区位优越,拥有“三山二水五分田”的独特地貌,48公里太湖岸线风光旖旎,20万亩竹海郁郁葱葱,7.5万亩茶洲连绵不绝,拥有江苏省乃至长三角最优越的山水资源、生态禀赋,具有开展“两山实践”的先天条件和良好基础。作为太湖西线第一城。宜兴是太湖西部河流进太湖的必经之路,入太湖水量约占全太湖入湖水量的60%以上,生态区位重要性突出。近年来,宜兴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强力实施“生态立市”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环境优美、产业美丽、生活美好的绿色发展道路,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形成了一批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突出的“两山”转化典型做法。
具体做法
作为太湖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无锡宜兴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修复,走生态宜兴产业发展路径重现“太湖美”。
一是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构建“两区、一带、一网”的保护修复格局,强化山、林协同保育,推进人、田、水绿色发展,提升河—湖—草生态净化功能,到2021年,宜兴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累计恢复治理率68.3%,林木覆盖率高达31.29%,自然湿地保护率高达62.5%,9 个主要入湖河流年均水质优于Ⅲ类比例达到88.9%,太湖上游“过滤器”和“稳定锚”作用不断提升。
二是创新“河道管家”“河长+检察长”、民间河长等河道管护机制,探索了一套美丽河湖管护新模式,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由2016年的45.0%提升到2021年的87.1%,建成美丽示范河湖26条。
三是探索了一批河湖修复治理新方式,将蓝藻变废为宝消除二次污染隐患,聚泥成岛恢复湖滨带湿地面积74.69公顷,农业用水生态循环,实现污染零排放与景观提升,采用EOD模式治理滆湖生态环境,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齐飞。
四是创新实施“矿地融合2.0”,让“残山剩水”蝶变“城市公园,”残山“造出”景点、宕口“长出”酒店、荒山“种出”花海,盘活废矿坑变聚宝盆重释生态红利,被纳入《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五是绿色融合发展做美做好“水文章”,科创引领打造宜兴“2+3+N”新兴产业版图,大项目引领实现“产业竹海”劲爆拔节,在重现太湖西部美好生态的同时,城市综合竞争力同步提升,走出了一条生态宜居产业兴的绿色发展新路径。
作为苏南地区最大的农业板块,宜兴市坚持生态+绿色提升产品价值,唱响新时代田园牧歌,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一是将“生态负担”变废为宝,实现1.96万吨秸秆变能源、1.46万吨秸秆变肥料,成功入选中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
二是以“绿色+现代”减污提质托举种植业高质量发展“主引擎”,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整建制推进县”名单,种植业占农业产值比例上升至68.1%。
三是突出生态优势,守护优质好茶做出乡村振兴“大经济”,实现年茶业产值近4亿元。
四是产业延伸,集约发展,农产品、林木等生态加工业总产值达89亿,建成“一村一品”特色村100余个,六个村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村均可分配收入达469.83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6000元,名列2020年江苏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县级综合排名一等次,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成全国示范。
作为生态禀赋优越的长三角后花园,宜兴市通过生态+旅游激活青山绿水,发展“美丽经济”点绿成金。
一是打造国家级生态旅游度假区,区镇一体化运行最大限度激活阳羡山清水秀之美,2021年度假区共接待游客575万人次,旅游总营收33亿元,实现了区域绿水青山优良生态资源的良好转化。
二是打造美丽路线串珠成链,激活美丽乡村田园风光,休闲农业产值达14.9亿元,旅游镇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7万元,比2013年翻番,被列为“全国美丽乡村重点县”建设试点。
三是升级民宿与康养,“慢下来”让生态旅游红利持续释放,2018年洑西村民宿“篱笆驿站”整体盈利2180万,2019年张渚镇仅民宿收入就逾9000万元,2021年雅达国际健康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实现对上贡献超2.57亿元。
作为国内著名“环保之乡”,宜兴环科园以生态+科技引领减污降碳,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一是聚焦特色培育,构建产业集群释放绿色发展潜能,GDP由建园之初的4.46亿元增至295.9亿元,累计培育上市公司13家,高新技术企业210家,环保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在全国长期保持领先地位。
二是聚焦绿色金融,“全链条式”融资服务培育绿色小微企业,打通金融机构与环保企业“最后一百米”,实现了科技型企业与银行有效对接160多次。
三是聚焦绿色服务“抱团出击”,制定系统服务方案推进20多个地区的环境治理,在2020年的“抗疫”中为方舱医院、集中治疗点提供应急的系统化集成化治理产品,持续不断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四是聚焦低碳科技,建设“双碳”实践先行区,打造了面向未来的城市污水处理概念厂、“零碳厕所”“田园牧歌零碳生态综合体”等一批引领性的绿色低碳生态产品,为全国探索低碳之路打造“环科园样板”。
宜兴环科园概念水厂
宜兴环科园
主要成效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科学指引下,宜兴在保护绿水青山、实现金山银山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宜兴市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江苏省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最美生态宜居典范城市”等荣誉,同时,GDP由2016年的1379.4亿元增至2021年的2082.2亿元,人均GDP突破16万元,县域经济位列全国第7,真正实现了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素质”齐头并进,为江苏乃至全国其他地区探索“两山”实践打造了典型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