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城市增“颜值”提“气质” 徐州市深入推进空气质量“双月攻坚”行动

发布时间:2023-08-07 10:26浏览次数:

7月25日凌晨,洗扫车、冲洗车、吸尘车正组合作业,有序对路面进行深度保洁。自7月20日起,徐州市城管局梯次开展主次干道、三环路及高架桥、城市出入口等道路(区域)的夜间组合清洗作业,全面提升市区道路保洁质量。这是徐州市深入推进空气质量“双月攻坚”行动的举措之一。

“加强大气污染源头管控,一体推进污染减排、扬尘控制、PM2.5与臭氧协同治理,落实好空气质量‘双月攻坚’行动,降低PM2.5浓度、增加优良天数。”7月30日,中国共产党徐州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举行,要求深化污染防治攻坚,厚植生态环境底色。

当前,徐州市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狠抓落实,按照《徐州市空气质量“双月攻坚”行动方案》,各部门迅速联动、深入推进,力争全年空气质量改善幅度跻身全省前列。

高效组织 铁腕治污

徐州市攻坚办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查督办、问责问效职能,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徐州市生态环境局印发《生态环境系统大气污染防治“双月攻坚”指挥部行动方案》,成立生态环境系统“双月攻坚”现场指挥部,建立24小时指挥作战体系,早部署晚调度,就气象条件、污染情况每日分析研判,第一时间推送属地,指导属地精准治理。

根据徐州市大气污染源解析,扬尘对PM2.5浓度的影响达30%,对PM10浓度的影响达56%。落实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蓝天获得感的重要举措。

徐州市城管局制定出台《徐州市城管局城建重点工程扬尘管控工作方案》《徐州市市区道路破损扬尘整治实施方案》等多个方案计划,对扬尘污染防治重点攻坚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明确加强道路保洁作业,严查建筑垃圾违规运输行为,对“屡禁不止、屡罚不改”的企业进行信用惩戒。

针对主城区630家在建工地,徐州市已全面开展“拉网式”排查,督促施工和监理单位严格落实扬尘治理措施,设施不完善、措施未到位的一律停工整改。

实招频出 动真碰硬

“生产加工过程中厂房是否采取了密闭措施?作业区是否配置了环保设施?”日前,在铜山区柳泉镇辛家村的一处厂房内,徐州市攻坚办督查人员发现现场堆放着碎石机和若干石料,有明显的生产痕迹,但未配备污染防控设施。检查发现,该企业未取得立项、环评手续,不具备生产条件。

7月18日,徐州市攻坚办将问题交办至铜山区柳泉镇。接到通报后,柳泉镇立行立改,立即对厂房内设备进行拆除处理,并于7月20日对该项目完成“两断三清”。“目前,徐州市攻坚办共交办问题43个,我镇已完成整改37个。”柳泉镇武装部部长佘天泽介绍。

大气污染问题表象在天上,根子在地上。削减内源排放总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

为了巩固企业减排成效,自7月11日起,徐州市攻坚办牵头对城北重点区域开展“散乱污”企业专项督查检查。截至目前,共出动10个专项组287人次,检查点位818个,发现环境问题285个,除个别问题现场整改外,交办问题共226个。

“此次督查检查城北4个镇(街道)的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具有完整环评手续的企业较少,个别企业环保意识较差,存在手续不全和废水直排现象。”徐州市攻坚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密切关注重点区域,常态化开展排查整治,对死灰复燃或异地转移的“散乱污”企业立即予以取缔,对新发现的“散乱污”企业纳入全市动态管控名单,按照关闭取缔类、提升整治类等认定标准,分类施策推进整治。

数据赋能 智慧监管

夜幕降临,徐州高新区天空上划过一道绿光。这是颗粒物激光雷达正在工作。随着雷达24小时运作,绿光也随之旋转,扫描半径最远可达7公里,充分发挥大气质量高精度检测“哨兵”作用。

6月13日9时40分,颗粒物激光雷达扫描锁定藤寨北路附近存在热点,智慧指挥中心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息,工作人员赶到后发现系藤寨村正拆迁作业,扬尘污染严重。

技防加人防,徐州高新区全力打造大气环境监测预警、颗粒物激光雷达扫描、地表水监测预警、污染源在线监控、在建工地扬尘监控、徐州市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六大平台,组成污染防治智慧指挥中心,构建一站式大气环境监控分析平台,可实现大气环境监测点位查询、实时监测数据查询、数据超标报警查询,数据统计、对比分析等功能。

智慧指挥中心目前已联网53个微站点、5个大气监测站点、2个VOCs监测站点、10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点和一套颗粒物激光雷达扫描平台。其中,企业污染物在线监测中心已联网6个污染源废水监控点、10个污染源废气监控点,录入20家重点企业信息。

截至今年7月,智慧指挥中心共下发预警告知单184件,其中地表水站预警单23件、微站预警单126件、大气站预警单1件、在建工地扬尘预警单13件、雷达热点预警单17件、走航热点预警单4件。

空气质量既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也事关城市的“颜值”“气质”。增“颜值”、提“气质”,徐州市正“把脉问诊”“对症下药”,精准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和应对措施,坚定不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