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宝应:坚持“生态立县”打造产业竞争力,高质量发展洋溢“绿动能”

发布时间:2023-08-09 14:51浏览次数:

近年来,扬州市宝应县围绕利用生态资源做足“文旅+”“生态+”发展文章,打造生态竞争力。

扬州宝应县委书记张小辉说,宝应坚持“生态立县”,开展绿色发展引领行动,在打造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新时代鱼米之乡示范区和“水韵江苏”建设样板区的过程中,着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生态红线”是宝应始终坚守的发展底线。大运两岸有众多码头货场,为让一河清水永续,宝应2017年启动大运河生态修复工程,累计投入近3亿元,整治拆除沿线329户各类堆场、码头、搅拌站等,实施河岸生态修复60万平方米。如今大运河边,步道逶迤、草木葳蕤,两岸被打造成风光带,成为居民散步休闲的好去处。

捍卫生态底线,宝应人敢于“断腕”。“在宝应,环保一票否决权有历史、有权威,更有作为。”扬州市宝应生态环境局局长周志刚说,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坚守产业门槛底线,严格执行环评制度。2016年至今,宝应全县劝退77个不符合环保审批条件的项目。此外,全县实施动态环保监控,累计关闭化工企业23家,清退 20多家“散乱污”企业。

宝应厚植生态优势,相继获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有机食品基地示范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生产力,打造特色生态竞争力。

在宝应县安宜镇,一座产业规模百亿元的有机食品产业园方兴未艾。园内江苏荷仙食品莲藕精深加工、粤海永顺泰啤酒麦芽、中粮面业小麦粉加工等追加投资项目已实现开工或投产。目前,宝应共拥有规模食品企业30多家,知名品牌50多个,形成粮油加工、藕制品、蔬菜加工、饮料制造等特色食品产业集群。

宝应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和资源利用结构调整优化,培育节能环保、生态循环等绿色低碳产业,逐步建立特色生态产业体系。

宝应是一座没有燃煤电厂的县城,全县能源供给都来自“绿电”,风力发电机鳞次栉比,渔光互补光伏电板覆盖大片河塘湖泊。日前国网宝应县供电公司正在山阳镇绿之舟“绿电厂房”屋顶光伏申请安装现场实地勘察。这处“绿电厂房”屋顶光伏申请并网容量达1.6MW,投运后预计每年将产生绿色清洁能源173万千瓦时,供当地企业所用之外,多余电力还能输入电网。“绿电厂房”是宝应创新的一种招商载体,可以为入驻项目配置屋顶光伏电组等绿色能源生产系统,既为项目配备基础设施,也引导产业转型发展。目前宝应已在7个镇区启动“绿电厂房”建设,总占地面积达1308亩、建筑面积达71.6万平方米。

通过“绿电厂房”等招商新载体,今年以来,宝应部分园区集聚一批锂电池产业链企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安宜镇、望直港镇还设立循环经济产业园,引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已在再生铝、橡胶循环再利用、固体废物能源转化等方面形成项目突破。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