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水质创16年来最好水平!入选2023江苏省十大新闻
由江苏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江苏广电总台、新华社江苏分社和中国江苏网联办的2023年江苏省十大新闻评选,于1月28日揭晓。新闻“太湖水质创16年来最好水平”位列其中。
江苏省委、省政府把太湖治理作为“国之大者”,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高位推动新一轮太湖治理。湖西区是太湖上游最重要的汇水区,区域入湖污染负荷占全省入湖总量的七成以上,是新一轮太湖治理聚焦的重点区域。把入湖河流整治作为太湖治理的重中之重,省政府分管领导每月开展现场调研,调度盘点治理进展和问题整改情况。一体推进洮滆片区产业转型、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努力打造太湖“前置库”“净化池”。
持续提高流域绿色发展水平,全面削减工业污染排放,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太湖流域新增工业污水处理能力7万方/日,完成2259家涉水工业企业和116座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收集处理调查评估,为推进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夯实基础。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管网“应接尽接”、污水“应收尽收”,提高城乡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水平。
2023年3月1日启动太湖安全度夏应急防控机制,不断提升监测预警能力、清淤捞藻能力、饮用水安全保供能力,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共开展7轮太湖安全度夏交叉执法检查,检查企业670家,立案企业117家,涉及立案问题158个,对违法排污行为形成强大震慑。
下达省级治太专项资金19.99亿元,出台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财政奖补机制,对清淤、入湖河道整治等7个方面工作进行专项奖补,进一步提高治太项目环境绩效。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创新出台“环基贷”,聚焦污水收集处理、垃圾收贮处置利用等环境基础能力建设,提供融资支持。2023年为40支绿色债券实施贴息7007万元,累计发放“环保贷”1.21亿元、“环保担”4.05亿元,8个EOD项目进入国家生态环保金融支持库,已获银行授信126.9亿元。
2023年,太湖水质达到国家总体方案、江苏省治太规划2025年目标,连续16年实现安全度夏,水质、藻情创16年来最好水平,首次被生态环境部评价为优良湖泊。15条主要入湖河流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湖区水生生物物种数增加至342种,多样性级别从“一般”改善至“较丰富”水平。
根据国家考核数据,2023年,太湖湖体平均水质为Ⅳ类,总磷浓度0.052毫克/升,总氮浓度1.09毫克/升,均达到2007年以来最好水平。其中,3月至10月,太湖蓝藻水华发现53次,同比减少51次,平均聚集面积、最大面积、湖体蓝藻密度同比分别减少45.7%、50.8%和30.3%。流域206个重点断面水质优Ⅲ比例为96.6%,较上年同期上升1.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