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潘安湖湿地公园的生态转型之路
一、活动概要
活动名称:走进潘安湖湿地公园的生态转型之路
设计理念:通过展示潘安湖今昔对比,阐述潘安湖“四位一体”的生态治理模式,以及呈现生态转型后的产业和经济发展。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
概况说明:组织讲师团队自主开发生态转型实践教育课程内容,以转型之路展馆、潘安湖生态环境实际,结合多媒体课程教学与实地探索的方式,了解潘安湖湿地公园的前世今生,认识生态转型、生态修复在潘安湖这片大地上的验证。掌握生态修复、生态转型的发展经验,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创新发展。
二、活动过程
潘安湖湿地公园是生态文明的践行地,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结合自我学习实践,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讲师队伍。积极收集潘安湖过去和现在的各项资料,包括图文影像等,真实展现潘安湖的今昔面貌。以湿地公园实地为基础,围绕转型之路展馆、生态湿地参观、生态转型宣讲以及实地人物采访,展现有理有据、有血有肉的生态修复、转型发展的样板。重点展现如下几个方面:
(一)生态修复
潘安湖自2010年开始,历经3年,完成了采煤塌陷地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并持续开展环境整治、生态恢复、湿地植被恢复、湿地水质保护、有害生物防治、污水处理等工作。
潘安湖常年水质保持三类水质,部分区域二类水质,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利用树皮腐植制作有机肥,实现植物生态内循环。
如今的潘安湖已俨然成为动植物库,各种珍稀动植物也在这里安了家,2023年发现震旦鸦雀、青头潜鸭均在潘安湖落了家。这是对潘安湖良好的生态环境的重要验证。
(二)转型发展
潘安湖建设了湿地科普馆、潘安湖转型之路展厅、客服中心、生态停车场、3A级卫生间、游船码头等服务设施,配置了消防、监控、排污管道等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备了巡护监测船、自动气象站、便携式水质分析仪等科研监测设备,构建了覆盖全园的自动化智慧监测与管理系统,建设高标准实验室,定期开展人工监测,为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打下基础。
潘安湖依积极吸纳周边社区村民学习湿地的保护、建设和管理队伍,与马庄村合力,共建生态文明。
(三)转型实践教育
近些年,潘安湖与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工程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运用多媒体宣传、以体验教学、现场观摩等手段,开展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生态文明教育实践项目,了解到潘安湖生态修复转型发展模式,持续做好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发展这篇大文章,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突出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做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应相统一的发展道路。
三、活动特色
在课题意义上,具有重要性。潘安湖生态转型是“两山理论”的实践与升华,是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修复、转型发展的样板,也是化腐朽为神奇、变包袱为资源的典型案例。
在策划设计上,具有首创性,将过去口号式的生态保护建设,转变为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结合,就地取材,实景展示,真切领会,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放在重要的位置。
在结果呈现上,不仅是徐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之举,也是构建全国性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的生动实践,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宝贵经验和践行途径。
四、活动评价
2012年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女士来徐寻根祭祖,畅游潘安湖后有感而发,用这样一句话来评价,“一潭碧水,用一次人工的方法补救了另外一次人工的失误”。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贾汪时,站在潘安湖湿地公园西岸的神农码头,详细了解了潘安湖的转型发展,并称赞“贾汪是真旺了”。
当地村民:从过去的天黑地陷到现在的湖阔景美,在家门口风景如画的景区工作,守着这一片湿地,守着这个绿水青山,很轻松地让腰包鼓起来了。
参观者:真正感受到百年煤城转变为山水之城的蜕变,凤凰涅槃、呈现新面貌。这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普通民众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