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潘安湖湿地公园的湿地之旅
一、基本情况介绍
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以潘安湖一期为特定区域,以湿地景观、自然生态为着眼点,采用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在对自然信息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有效采集、整理、传播过程中,通过对知识性内容进行反思,将自然科普向自然教育深化,培养学校师生、社区居民、单位职员树立均衡发展生态价值观念,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立足绿色社区,牵手绿色家庭,联动绿色学校,进行自然教育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依托省、市生态环境部门的专业优势,将自然教育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相结合,搭建专业度高、稳定性强、立足校园、面向社会的实体教育平台,组建大学生生态文明志愿者讲师团,成员稳定在40人左右,团队通过实地调查作为区域生态环境自然教育的鲜活素材,利用科学数据面向区域内公众开展专业自然教育。自2018年底至2021年底,累计线下受教学体验2700多人次,线上受科普教育431万多人次,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二、项目具体情况
(一)目标设定
背景资料: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作为国家AAAA级景区,同时也是国家资源枯竭城市生态修复的示范工程,江苏省振兴老工业基地重点项目,徐州市“三重一大”重点工程,贾汪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头号工程;先后荣获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等荣誉称号。从历经风霜的采煤塌陷地到如今环境优美的生态湿地公园潘安湖的治理和华丽嬗变,拉开了“百年煤城”贾汪区的生态转型大幕,如今的贾汪区从曾经处处采煤塌陷地,到如今处处好山好水好风光,正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独特的地理环境、巨大的生态转变,其中的研学内容丰富且研学价值比较高。
学情分析:初中生已具有正确看待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价值观,能够从要素、时空综合的视角认识并分析地理现象的成因,具备通过调查、实验等方式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以研学背景材料与学情分析,潘安湖湿地研学旅行目标设定如下:
1.分析煤炭的开采对潘安湖片区造成哪些生态之殇,了解采煤塌陷地的形成过程。
2.了解潘安湖湿地地理位置、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环境与人口、产业、人文环境特征。
3.通过综合分析潘安湖湿地物种基因库,以及湿地湿地调节局地气候、净化水质等功能。
4.通过问卷调查居民生活状况,游客游玩体验,分析采煤塌陷地治理的成果对生态环境及生产生活的影响。(地理实践)
(二)研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教师团队经过多次研学方案讨论、确定研学线路,提前做好安全预案并报备上级部门;开展学生行前教育会、家长会,购买保险、签订安全告知书等,提前告知家委会研学时间、地点,确定是否有家长参与此次研学活动;提出分组要求,协助学生完成分组;帮助学生确定研学课题,协助做好前期资料收集工作;提前了解当天天气,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和做好防晒。
2.学生行前准备
组成研学小组,确定小组成员分工,合理分配研学任务;确定小组研究课题,讨论研究过程和调查内容;拟定研学线路,制作调查问卷;领取研学相关资料和学案;整理个人物品,做好研学旅行准备。
(三)潘安湖湿地研学开发及实施过程
围绕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研学旅行目标,选择6个研学点,将其串联形成研学路线,单程约4000千米,如图1所示:
图1 潘安湖湿地研学旅行线路图
点1:寻湖——辨位置,判地形
探究活动: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找到点1的位置,并描述地形特征。
学生先在学案的等高线地形图上标注出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入口处位置,之后从公路名称、湿地和公路相对方位、比例尺、采煤塌陷地位置等多个角度进行区域综合判读。学生通过观看了解采煤塌陷地的形成过程,手持潘安湖湿地公园地形图在现场进行地形观察,得出潘安湖国家湿地原本是贾汪区乃至徐州市塌陷最严重、最集中的采煤塌陷地,深浅不一,平均深度达4米,最深处达8米左右,积水较多,生态环境恶劣,人地矛盾突出,在此基础上潘安湖采煤塌陷地治理工作拉开帷幕。通过这一探究活动,学生能理解为什么在塌陷地上打造湿地公园,因为有塌陷地常年形成的大面积积水,因地制宜便有了如今的生态湿地公园。
点2:观湖——测温湿,感环境
探究活动:大气状况测试。
学生分小组合作,利用便携式温度仪、湿度仪、气压仪、风速仪、风向仪等仪器获取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各气象要素的实时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了解湿地对局地小气候的调节作用。
点3:析湖——观水文,辨水质
探究活动:湖水的水文水质考察。
学生先利用感官进行体验,即通过看、闻等方式对水体进行基本了解,如观察水体的颜色、闻气味估算水深等。之后进行水质检测实验;先进行水体采样,再测定水体的PH值、重金属含量等一系列指标,然后通过显微镜观察水样标本,分辨水中的单细胞生物种类,感受肉眼看不见的生命。最后查阅相关资料,探究当地水体的补给关系。从感官体验、实验探究到资料调查,学生对湿地的了解逐步加深,可以初步构建潘安湖湿地的水循环示意图。从实践体验到原理解析,步步探究,层层深入,体现了对地理现
象本源的探索过程,提升了综合思维素养。
点4:戏湖——兴旅游、促发展
探究活动:湿地发展问卷调查和访谈。
湿地除了生态功能还有社会和经济价值。学生通过潘安湖湿地旅游问卷调查、潘安湖湿地附近居民现状问卷调查、潘安湖湿地生态旅游管理部门问卷调查及现场访谈等获取真实的数据,研究多姿多彩的湿地文化,了解旅游业对当地自然及人文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为当地相关旅游企业、政府部门提出可行性建议。
点5:品湖——深接触,通五感
探究活动:采集湿地的植物标本。
“一潭碧水,用人工的方法补救了另外一次人工的失误。”2012年台湾著名作家张晓枫女士游览潘安湖后有感而发。过去满目疮痍的采煤塌陷地让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苦不堪言,旱季荒草丛生,汛期汪洋一片;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麻雀从贾汪上空飞过都会变成乌鸦!”经过“采煤塌陷地治理、基本农田再造、生态环境修复、湿地景观开发”四位一体的方法修复塌陷地面积1.74万亩,一期栽种树木16万株,地被100多万平方米,水生植物达到上千种……在公园研学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将采集到的代表性植物作成标本。另外学生还探究了是否能将具有净水功能的莼菜迁移到学校附近的护城河等课题。学生们通过看水影美景的梦幻景象,听鸟鸣鸭叫,嗅青草与鲜花的芬芳,品野菜与湖鱼的滑嫩,触湿地与芦花的柔软,提高了审美和对区域的感知能力。
点6:赏湖——迁移地,栖息地
探究活动:观鸟、探寻鸟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潘安湖的湖中央鸟岛和9.21平方公里的水面上,经常有多种飞鸟在嬉戏、栖息。2023年8月12日,摄影师在潘安湖北区一片茂盛的芦苇丛中发现了震旦鸦雀,附近还有一只用芦苇纤维缠绕在芦苇秆上编织而成的杯状巢穴。巢中三只雏鸟张着嘴巴嗷嗷待哺,鸟妈妈将捕捉到的虫子依次喂给雏鸟,画面温馨至极。震旦鸦雀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种,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物种,被列入国际鸟类红皮书,为全球性濒危鸟类。潘安湖这几年水质提升,吸引了很多野生鸟儿前来。年初发现青头潜鸭后,又陆续发现了鹈鹕、斑鱼狗、蓝带翠鸟、红尾伯劳、黑翅长脚鹬等鸟类。作为全市四个国家级湿地公园之一,潘安湖近年来投入1000余万元进行植被修复、池杉林区域病虫害防治和鸟类栖息地浅滩修复,对湿地保育区内池塘进行清淤并补种荷花、睡莲,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是名副其实的——留鸟的天堂、候鸟的驿站。学生分小组学习望远镜的使用,对鸟类进行科学观测,记录他们有趣的故事,探寻鸟的身体构造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学生通过运用科学思维观察、假设、实验验证,迈出了成为“鸟类学家”的第一步。研究鸟类与其所在的生态系统之间相辅相成的复杂关系,以及从飞鸟的迁徙上探索环境的改变对鸟类生存的影响,体现了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养。
本次研学活动,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考察潘安湖湿地,利用综合思维从人地关系出发,系统、动态地对区域进行了认知,提升了地理核心素养(表1)。例如学生对气温、气压、湿度等进行现场观测,对水文水质进行实验测量,对居民和游客进行访谈,这些活动提升了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观察和感悟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加了社会责任感。在研学过程中,学生还提出了许多深层次的探究课题,如潘安湖湿地气温时空变化特征、鸟类迁徙对潘安湖湿地气温的响应、潘安湖湿地气温变化对旅游舒适度的影响等。这些内容的探究不仅是学生综合思维的体现,更反映了其对潘安湖湿地的深层认知,学生已然深刻意识到人类社会要想更好的发展,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表1 基于核心素养的研学旅行内容设计
(四)项目评价
本次研学旅行采取组内互评、教师评价、社会人员评价等多维评价方式,同时对学生研学的全过程进行多角评价(表2)。除去过程性评价,我们还对学生的课题汇报、展板展示等活动进行评价。
三、联系人
韩宝周 137 7078 5029 邮箱:342160747@qq.com
朱雪宁 133 6528 1356 邮箱:11553649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