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全“绿”以赴绘就生态经济新图景
新春启新程,改革再出发。在连续五年以“产业强市”开题的“新春第一会”上,镇江市交出了一份绿色发展的时代答卷:产业发展动能澎湃,生态环境质量跃居新世纪以来最优。这座千年古城正以生态为笔,以创新为墨,在高质量发展画卷上挥洒出令人惊叹的“镇江绿”。
产业转型:绿色动能澎湃不息
2024年收官之际,镇江捷报频传:句容抽水蓄能电站2号机组并网发电的轰鸣声,与北汽麦格纳第8万台新能源汽车下线的欢呼声交织成绿色交响。在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新兴产业“新竹节节高”。
金东纸业的发展轨迹堪称典范。这座扎根镇江27年的造纸企业,累计投入超19亿元实施环保改造,通过光伏发电“借光生能”、锅炉超低排放“点蓝成金”,将传统产业锻造成“绿色工厂”标杆。其50兆瓦屋顶光伏矩阵如蓝色铠甲,年减排二氧化碳超万吨,生动诠释着“绿色造纸”的真谛。
如今,镇江已形成绿色制造雁阵:国家级绿色工厂20家领航在前,省市级绿色工厂175家紧随其后,195家环保先锋构筑起产业转型的“绿色长城”。从清洁能源到新能源汽车,从智能装备到生物医药,绿色产业链条正在延展升级。
生态治理:碧水蓝天永续发展
在丹阳沃特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生态治水的智慧令人赞叹。每天1万吨尾水经“水下森林”净化,化作清流润泽城乡。这种“以自然修复自然”的模式,将污水处理成本降低30%,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镇江的治水智慧不止于此。569项污染防治工程织密防护网,141个基建项目夯实生态基,长江岸线保护专项行动让“黄金岸线”焕发绿色生机。太湖综合治理“治源、减污、增绿”三箭齐发,入湖水质稳定达标。数据显示,全市PM2.5浓度较五年前下降38%,国考断面优Ⅲ比例提升至93.3%,蓝天碧水已成常态。
循环经济:变废为宝点绿成金
在中石化谏壁油库,“无废”理念融入每个细节:太阳能路灯年节电7.5万度,覆土罐区化身植物王国,油气回收系统年“捕捉”480吨油品。这些绿色巧思,正是镇江循环经济发展的缩影。
从江南化工“变废为宝”技术实现磷资源96%利用率,到戴庄村生态农业创造“零化肥、高产量”奇迹,再到赛维尔新材料让废弃塑料瓶重获新生,镇江正书写着“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的传奇。作为全国首批“无废城市”试点,这里构建起覆盖五大固废类别的资源化利用体系,危废安全处置率保持100%。
“我们将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为统领,做好环境治理‘当下改’和生态修复‘长久立’两篇文章。”镇江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成杰表示。在这片涌动着绿色生机的土地上,镇江正以“绿”为核,以“新”为要,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全“绿”以赴,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