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最大规模!工业园区级微电网在常州正式投运!

发布时间:2025-04-02 15:31浏览次数: 1

厂房屋顶整齐排列的光伏组件,在阳光照耀下诉说着光与能的奇迹。在能量管理系统的调控下,园区内的储能装置有序充放电,充电桩智能调整充电功率……详尽的发电情况、节能减排等数据,在能量流图中一一展现。这就是武高新微电网的真实应用场景。

近日,江苏省规模最大的工业园区级微电网在常州市武进国家高新区创新产业园正式投运,对工业园区规模化应用新能源具有重要示范价值。

微电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光伏、风电等)、储能装置、本地电力负荷、能源管控系统等组成的小型电力系统,既可以连接到大电网,也可以独立运行(孤岛模式)。“创新园微电网由常州滨湖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国网常州供电公司合作建设,供能面积达37万平方米,年用电量约4200万千瓦时,共建设1.61兆瓦的分布式光伏、6035千瓦/10660千瓦时的储能设施,可为楼宇、厂房、电动汽车等提供稳定可靠的绿色能源供应。”国网常州供电公司武进区供电分公司总经理陈亮介绍,该项目落地多项微电网技术验证示范,为建设绿色近零碳工业园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解决方案。

在园区能源高效协同示范方面,该项目打造了微电网管控平台作为园区的“智慧大脑”,实现了光伏、储能、充电设施以及空调等用户侧调节资源的协同调控。“通过分析天气、车流及历史用电数据,园区微电网能够精准预测用电需求,并智能调度各类可调资源,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和运营成本优化。”陈亮介绍,管控平台还有效聚合空调、空压机、产线等可调负荷资源参与虚拟电厂辅助服务。

在直流微电网示范方面,园区东南侧建设了光储充一体化直流微电网系统。既可以与大电网相连通,也可以独立于大电网自主供电,满足27个充电车位用电需求。与传统交流组网相比,由于没有交、直流电转换环节,能源损耗有效降低达10%以上。

在储能技术运用示范方面,项目配置了锂电池、钠电池和新型水系金属电池3种形式储能设备,探索多种形式储能设备的协同运行。150千瓦时的新型水系金属电池,具备突出的环保性和安全性优势,“新型水系电池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储能解决方案,近年来备受业界关注,这是该项技术在国内的首次落地应用。创新园区多种储能技术的综合应用,使得储能系统兼具了高容量与高功率特性,真正实现‘电力足、充放快’。”新型水系金属电池技术开发企业屹创新能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技术专家孙劲鹏说。

创新园微电网通过多元化资源配置,实现了增绿、稳网、降本、保供的建设目标。项目投运后,预计每年可节约用能成本约460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585吨,投资回收期约4.5年。

 今年3月,常州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常州市加快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未来3年计划建设300个微电网项目。还推出了全省首个微电网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平台——“我要建设微电网”,为电力用户量身定制微电网解决方案。目前全市已建成微电网项目39个,今年还将建设完成100个微电网项目。

微电网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毛细血管”,已经成为常州加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落子。3月28日,江苏省微电网产业链对接大会暨常州市微电网城市建设推进会召开。常州将通过实施重点领域绿色转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低碳能源生态圈建设等举措,推动微电网与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城市发展深度融合,打造近零碳园区、智能工厂、低碳社区等应用场景,加快推动能源“向新而变”、产业“向绿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