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健康重点实验室年度会议重点讨论了以下几件事
近日,依托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建设的“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健康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召开2025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围绕重点实验室多项重要议题展开交流,旨在总结过去一年的科研工作成果并探讨未来发展方向。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金良主持,学术委员会委员代表以及重点实验室骨干成员参会。
会议中,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冠九汇报了重点实验室2024年度建设情况,全面介绍了重点实验室在过去一年中的研究成果、技术突破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进展。重点实验室技术骨干卢羽舒分享了“江苏省农田土壤——粮食作物中农药等新污染物暴露水平及其健康风险评估”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母亚雯介绍了生物毒性技术方法工作背景以及环境监测中的研究应用;王湜以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为例,围绕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工作分享了环境健康管理实践经验。
学术委员会还对重点实验室年度工作情况进行了讨论,肯定了重点实验室2024年度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同时,参会委员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和实践经验,就如何进一步聚焦环境健康领域的关键问题、提升科研成果实际应用价值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石利利建议进一步提升新污染物和环境健康研究工作维度,为“美丽中国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基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罗小三提出应不断挖掘监测数据价值,强化AI大数据分析技术在环境健康研究中的融合应用;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丁震提出要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深化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工作并在实际工作中具体应用,加强部门间合作,为政府决策提供更多决策参考;南京大学副教授刘苗苗建议强化环境健康监测网络建设,加强污染源排放风险识别,尝试拓展人群尺度的健康研究,并及时总结环境健康试点工作经验;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研究员张涛建议加强环境健康管理应用,深入服务“美丽江苏”指标建设;南京医科大学教授顾爱华提出加强人群健康角度中新污染物研究,深化医学与环境科学跨学科合作。
张金良总结了委员们的意见建议,并强调实验室要继续突出自身监测优势,拓展对源排放及其影响范围的监测,加强典型行业排放源的环境健康及生态风险评估及其大数据平台建设,建立创新机制,加强多学科合作,推动实验室进一步发展。
最后,胡冠九表示,重点实验室将切实研究、落实各位委员提出的相关建议,进一步拓展在环境健康领域研究深度和广度,加强新污染物监测和大数据应用研究,为推动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保障公众健康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