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江豚拜风”为生态环境“点赞”

发布时间:2025-05-23 14:37浏览次数:

近日,扬州市生态环境局和广陵区人民政府在茱萸湾风景区共同主办“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扬州市2025年“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宣传活动。



“十年前扬州鸟类观测记录仅150余种,如今通过影像资料确认的已达323种,实现数量翻番。”活动现场,扬州“鸟叔”蒋永庆展示10年间拍摄的鸟类图片,扬州市江豚保护协会会长陈瑞金用精彩故事和详实数据讲述了保护江豚的种种历程及心得感受。



国网扬州供电公司朱杰分享了东方白鹳保护历程,“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喜欢在高压输电铁塔上筑巢,既影响其自身生命安全,又影响国家电网安全,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创新探索出安装护鸟挡板的科学做法,实现了人鸟和谐共生。”

活动中,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扬州凤凰岛国家湿地公园、扬州三江营省级湿地公园举行国家级长江观测站授牌。

截至目前,扬州市已记录各类物种超过4000种,其中,陆生脊椎动物种类达到422种,占全省总量81%;鸟类记录达323种,植物、昆虫和水生生物均超千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种群数量从2007年的一两只发展到2024年的230只,从“候鸟”变成“留鸟”。“国宝”彩鹮也现身扬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江豚2024年观测出水次数达1300头次,较2020年增长62.5%。近年来,扬州已建成5座县域生物多样性观测站及科普展示馆,向公众免费开放,并运用AI技术对东方白鹳等旗舰物种实施智慧监测,以科技手段推动栖息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