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甲苯泄漏30分钟逆转战——南通海门开展企业联合队、园区部门与区镇民兵环境应急演练

发布时间:2025-07-08 14:18浏览次数:


近日,南通市海门区灵甸工业集中区上空突然响起尖锐警报声。某药业公司厂区电子屏瞬间切换成刺目的红色警告:“储罐区甲苯泄漏!”这并非真实事故,而是由南通市海门生态环境局组织的年度综合环境应急演练,参演单位涵盖4家重点企业及3支救援力量。


从“单兵突进”到“集团作战”


“储罐区甲苯泄漏量已达警戒线!”当控制室值班人员的汇报通过对讲机传出时,在公司预警监管平台大屏上,代表甲苯污染扩散的红色区域正以每秒2米速度向外扩散。

通过“一键响应”启动公司突发环境应急预案,同一时间上报灵甸园区。企业作为第一响应梯队,现场可以看到2名应急人员身着重型防化服,携带堵漏工具快步进入罐区,同步启动园区一二级水污染防控措施。园区立即组织联动指挥,3家临近企业组成应急联合队赶赴支援,园区专职消防队和临江镇民兵应急排迅速应急驰援,环境应急走航监测力量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灵甸园区环保办主任皇甫立月说,“企业联合队携带专用堵漏和个人防护装备,消防和民兵队伍则携带专业消防器材和快检装备,环保部门配备高精密走航监测设备,能够有效应对泄漏事故应急处置和及时预警事故现场污染状况。”



科技武装助力“环境特战队”


在演练现场,企业联合队队员身着防化服,手持激光甲苯检测仪对泄漏点进行定位。无人机搭载的红外热像仪将污染物扩散信号实时传输,该企业将雨水切换阀门与信环水务的智能拦截设施形成处置闭环,5分钟内完成800立方米事故废水的导流封堵。

“这次演练首次测试了应急联合队物资调用响应速度。”南通市海门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分局负责人介绍,通过应急联合队联动调用周边企业储备的防汛沙袋、围油栏等物资,调配时效较传统模式提升50%。



军民融合搭建“环境防线”


在模拟救援疏散环节,临江镇民兵应急排运用“北斗”定位系统,7分钟内完成下风向200米范围内21名企业人员的清场;专职消防队采用“喷淋+水幕”联用战术,同步控制储罐火势与蒸汽云团。南通市海门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一局局长王向阳总结演练时说,本次演练在储罐法兰堵漏、污染物拦截、企业、民兵联合队响应、园区联动指挥等方面都表现出色,展示了园区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性和协调性。通过建立统一的应急指挥体系,实现了信息共享、资源调配和协同作战,有效提升了园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整体能力和水平。同时,他也指出了在演练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此次演练不仅检验了灵甸工业集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三级防控的实操性,也开创性构建起“企业自救-专业联动-民兵联防”的三级响应体系。后续南通市海门生态环境局将继续优化联防体系,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的战略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