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举办2025年新污染物监测及环境健康研究培训

发布时间:2025-08-08 14:43浏览次数:

在新污染物靶向定量监测技术体系逐步成熟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保障我省重点管控物质、重点管控行业和重点管控区域新污染物筛查工作开展,提高我省新污染物筛查监测技术及环境健康风险研究水平,近日,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在南京举办“2025年新污染物监测及环境健康研究培训”,各驻市环境监测中心相关负责人和技术骨干近60人参加培训。



培训会上,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党委副书记胡冠九作开场致辞,强调了新污染物监测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性,国家高度重视其治理工作,提升监测技术、深化健康风险研究和制定科学管理策略已成为当前的重中之重。

本次培训分别邀请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博士赵波、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宋宁慧、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丁震和南京大学教授黄蕾4位专家进行授课。



赵波分享了“基于特征指纹图谱的溯源解析研究与应用”学术报告,细致阐述基于特征指纹图谱的溯源解析研究与应用,通过识别和分析污染物独特特征,构建精准的溯源模型,实现对污染源快速追踪与定位,为环境治理和风险管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宋宁慧分享了“高分辨质谱非靶向技术方法及应用研究”学术报告,她详细介绍高分辨质谱技术在非靶向分析中的最新进展,强调其在环境污染物筛查与识别中的高效性和精准性。通过实际案例,展示该技术在复杂环境介质中的应用,包括水体、土壤和生物样本的新污染物鉴定与溯源分析。丁震分享了“卫生健康视角下的环境新污染物监测与健康风险评估”学术报告,详细介绍饮用水中微塑料及其他新污染物风险监测调查及健康效应评价研究。黄蕾分享了“全过程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与调控研究”学术报告,通过实际案例,详细介绍从污染物的产生、迁移、暴露到健康效应的全链条视角,系统评估环境风险并制定科学调控策略。

学员一致认为此次培训班课程内容前沿、丰富,通过系统学习高分辨质谱、非靶向筛查等先进监测技术,深化了对新污染物精准识别与定量分析的理解。专家们深入浅出讲解了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从暴露科学、毒性机制到剂量-响应关系,揭示了环境与健康的密切关联。培训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强调跨学科协作的重要性,使学员深刻认识到新污染物治理需要多领域协同创新。

下一步,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将深化学习成果,加强非靶向筛查技术和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的研究应用,为我省污染溯源、行业特征污染物筛查和“三重筛查”工作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