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条例宣贯 | 钢渣铺就“低碳之路” 南京打造首条钢渣 “零碳”示范路
新修订的《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总则中明确,鼓励、支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先进技术推广和科学普及。第二章监督管理中则明确,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研究制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促进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以及鼓励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综合利用固体废物。
此前,在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指导下,宝钢股份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梅钢公司)与宝武环科南京资源利用有限公司携手打造的南京市首条钢渣“零碳”示范路正式亮相,实现资源循环、降碳增效双重目标,为钢铁行业固废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样板,开启了南京绿色低碳发展新实践。
走进梅钢公司厂区1100平方米的“零碳”示范路,脚下道路表面与寻常路面无异,实则暗藏工业固废资源化的“绿色密码”。
“钢渣是钢铁生产过程的主要副产品之一,产生量约为粗钢产量的8%~15%。将钢渣应用于沥青混凝土中,不仅可以实现固废的资源化,还能有效降低工程成本。”宝武环科南京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文对项目亮点进行介绍。
该项目于2024年12月在梅钢公司厂区路网建设中率先启动,通过“钢渣替代天然骨料”的创新模式,采用“5cm厚AC-16中粒式+4cm厚AC-13细粒式”双层钢渣沥青混凝土铺筑方案,钢渣骨料掺量高达60%,大幅减少天然石材消耗。在材料性能方面,钢渣比玄武岩表现出更优异性能,抗压强度、耐磨等提升15%以上。
根据测算,相较于传统沥青路面,每平方米该示范道路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kg(按全生命周期测算)。这一显著的减碳成果主要得益于钢渣产品替代了矿石开采、运输及加工环节所产生的碳排放。依托先进的钢渣高效筛分、陈化稳定化技术,为项目提供了坚实的原料保障。
“该项目1100平方米的道路消纳了500吨钢渣尾渣,不仅解决了钢铁行业固废处理的难题,还开创了一种工业固废资源化的解决方案,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固废专委会周统秘书长表示,“未来,这一技术有望在市政道路、交通道路、港口水利、新农村建设等更多场景得到应用,助力南京‘无废城市’建设。”
“梅钢公司的钢渣‘零碳’道路项目是南京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南京市生态环境局污防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南京深入践行“无废城市”建设理念,以创新技术推动固废资源化利用,构建“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体系,从工业固废到生活垃圾全链条探索绿色转化路径,让“无废”理念融入城市发展肌理。
下一步,南京将以“零碳道路”建设为契机,助力钢铁企业从“传统制造型企业”向“绿色低碳”转型,持续完善“固废—建材—碳汇”的绿色产业链,同时更大力度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在园区、社区、企业等单元打造固废资源化示范场景,构建全域“无废”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