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丰水期地下水国家并行监测任务圆满收官

发布时间:2025-09-17 16:55浏览次数:

为全面客观反映“十五五”江苏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更加精准支撑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8月10日至9月11日,江苏省顺利完成“十五五”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点位丰水期并行监测任务。当前,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主要依据水体在不同季节或时段的水量变化特征进行,其中丰水期是江河水流主要依靠降雨或融雪补给的时期。此时期监测有助于追踪污染物迁移路径与浓度变化,把握地下水系统的季节性动态特征,为区域污染防控工作提供支撑。面对高温酷暑与全国点位数量最多的双重考验,全省生态环境监测队伍连续奋战一个月,以争分夺秒的紧迫感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高效组织,科学部署


面对40℃极端高温、24小时样品流转的严峻挑战,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第一时间制定“江苏方案”,坚持靠前指挥,高效统筹全省13个驻市环境监测中心力量,科学划分任务小组,确保责任明确到点到人。同时,省环境监测中心强化全流程质控,组织省级监督,明确样品采集、规范保存、快速流转及安全运输等关键环节的规定要求。

为强化高温实战能力,省环境监测中心特邀资深技术专家开展针对性指导,深入剖析高温天气采样、样品保存时限压力等操作难点,全面夯实技术基础。在这场与时间、与高温的赛跑中,省环境监测中心周密部署从采样方案制定到应急处置的各项准备工作,系统整合人力、物力与技术资源,形成全省上下联动、协同作战的监测合力,将此次任务作为检验全省生态环境监测队伍实战能力的重要试金石,全力保障任务圆满完成。


战高温斗酷暑铁军风采显担当


在地表温度突破40℃的极端高温下,监测人员始终恪守国家监测技术规范,全力投入工作。



清晨7时,扬州率先在全省启动首口监测井的洗井采样。面对浊度异常警报,镇江、无锡两地人员连续作战数十小时洗井,确保现场参数尽快恢复正常。南通连夜组建15人采样队伍,两天内高效完成7个点位采样任务。宿迁、淮安地下水监测人员同时承担大比武训练与并行监测工作,成功克服困难,如期完成两项任务。

深夜时分,各市样品管理及送样人员持续工作至凌晨,确保所有样品在24小时保存期内准时送达国家指定的省外实验室。监测人员凭借精湛技术和顽强意志,将各类突发状况转化为可控局面。



铁肩担使命规范铸基石


他们以监测技术规范为标尺,从洗井参数测定到样品保存流转,每个环节都凝聚着“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通过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确保所有采集样品准时、完好地送达指定分析实验室。随着最后一个样品被分析实验室成功接收,标志着历时一个月昼夜不停的奋战取得圆满成果。全省累计规范采集并流转了包括常规指标、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在内的1200余份地下水样品。通过此次任务,我省地下水监测队伍的实战能力实现显著提升。

下一步,省环境监测中心将持续提升攻坚能力,全面备战枯水期地下水同步监测任务,为“十五五”期间精准评估地下水环境质量、科学预警环境风险及支撑管理决策筑牢科学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