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环境诉求难题,淮安有“三步法”!
“没想到反映的问题这么快有回应,执法人员不仅查得细,还把进展及时告诉我,这工作态度太让人放心了!”近日,淮安市一位市民在接到生态环境部门的反馈后,由衷地为工作人员点赞。这背后,是淮安市生态环境局创新推出 “面对面、点对点、实打实”工作法,高效化解群众环境诉求的生动实践。
淮安市生态环境局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以“群众利益无小事”为根本遵循,在环境信访工作中持续探索创新。此次针对群众反映的企业涉嫌偷排废水线索,该局以“三步法”精准破题,既解决了群众的“心头忧”,也为生态环境治理积累了宝贵经验。
“面对面”交流,让群众诉求有处说、有人听
“您再想想,企业排放废水时,有没有特别的颜色或者气味?”“如果后续发现异常,随时跟我们联系。”在与群众沟通的过程中,淮安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以“拉家常” 的亲切方式,耐心引导群众回忆关键信息。从疑似偷排的时间、地点,到废水的具体特征,执法人员一一细致记录,同时主动普及《信访工作条例》,明确告知“会开展突击检查,有进展第一时间反馈”。
这种“零距离”沟通,不仅让群众感受到满满的诚意,更打消了他们的顾虑,为后续工作开展筑牢了信任基础。
“点对点”研判,让排查整治精准高效无死角
群众的线索是“导航仪”,精准的研判是“手术刀”。接到举报后,淮安市生态环境局迅速启动“一企一档”研判机制,多维度、立体化开展排查工作。
在数据联动方面,执法人员联动税务部门调取企业原辅料采购数据,还专程赴同类型企业调研生产工艺,与环评数据仔细比对,分析企业原辅料消耗与废水排放是否匹配;在巡查监管上,采取“白+黑”模式,白天核查企业环保手续、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夜间则组建执法小组,携带无人机在企业周边蹲守,通过空中巡查捕捉偷排痕迹;借助淮安市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整合企业环保脸谱、周边水质等各类信息,为现场执法提供“靶向指引”。
一套“组合拳”下来,排查工作精准高效,不留任何死角,为后续处置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打实”帮扶,让监管有力度、服务有温度
经过细致排查,虽未发现企业偷排废水,但淮安市生态环境局并未就此止步。“群众有反映,我们就要有行动、有回应。”基于这一理念,执法人员深入企业开展“体检式”帮扶。
在现场执法过程中,重点核查生产设备安装、原辅料使用与环评文件的一致性,对厂区雨污管网全面“扫描”,通过注水试验、调取视频监控回放、水平衡测算等技术手段排查问题;在普法指导时,结合典型案例解读涉环保法律法规,明确违法后果与法律责任,同时针对企业环保管理漏洞,提供“一企一策”整改建议;对于能立行立改的问题,当场指导整改;需要时间整改的,协助制定方案、明确完成时限,并安排专人跟进。
此外,执法人员还及时将排查结果、整改情况通过电话、微信、面对面等方式动态反馈给群众,得到高度认可。
环境是民生之基,信访是民心之桥。下一步,淮安市生态环境局将不断优化“事前研判、事中跟踪、事后评估”的信访调处机制,推动环境信访办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转变,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守护群众的生态福祉,让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切实提升群众对优质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